【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肿瘤外科副高高级职称基础知识考试试题(J2),更多肿瘤外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转移瘤的形态特点不包括
A. 与原发瘤组织类型相同
B. 多发性,散在分布
C. 边界多不清楚
D. 多位于器官表面
E. 可形成“癌脐”
2. [单选题]影响食管癌放疗疗效的因素是 ( )
A. 病变长度
B. X线病理分型
C. 年龄
D. 有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E. 以上全是
3. [多选题]关于抑癌基因,叙述正确的有
A. 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此基因不表达
B. 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此基因正常表达
C. 该肿瘤中此基因功能失活,或结构改变,或表达缺陷
D. 该肿瘤中此基因结构和功能均正常
E. 将此基因的野生型导入此基因异常的肿瘤细胞内,可部分或全部逆转恶性表型
4.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筛查肿瘤的选择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 )
A.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危害较大
B. 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经过有效治疗可降低其发病率
C. 有简便可靠的筛查方法发现早期癌
D. 早期确诊后应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预期降低死亡率
E. 发病率经过较长,有明确的筛查对象
5. [单选题]关于细胞原癌基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于正常生物基因组中
B. 存在于DNA病毒中
C. 存在于RNA病毒中
D. 又称病毒癌基因
E. 经常在肿瘤细胞中发生缺失
6. [单选题]早期预后良好型霍奇金病的最佳治疗方式
A. 单纯放疗
B. 单纯化疗
C. 手术
D. 联合化疗+受累野放疗
E. 手术+受累野放疗
7. [单选题]下列肿瘤适合“本不能手术,先化疗或放疗,后手术”的治疗模式的是
A. 淋巴瘤
B. 卵巢癌
C. 肝细胞癌
D. 宫颈癌
E. 前列腺癌
8. [单选题]下列关于胰腺癌说法错误的是( )
A. 胰腺癌进展快,病程短,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左右
B. 胰腺癌较早出现血液、淋巴结转移,播散至肺、腹膜、肝、局部淋巴结
C. 胰头癌2/3,以滤泡细胞癌最常见
D. 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可考虑同步放化疗
E. 晚期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化疗或最佳支持治疗
9. [单选题]基因治疗的效应基因选择是保证基因治疗有效性的基础,在下述基因治疗中不恰当的是( )
A. 引入P53抑癌基因用于肿瘤的治疗
B. 引入胰岛素基因治疗糖尿病
C. 引入腺苷脱氨酶(ADA)基因治疗ADA缺陷导致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
D. 引入Bcl–2基因治疗妇科恶性肿瘤
E. 引入FⅧ功能基因治疗血友病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对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有价值 ( )
A. B超
B. CT
C. MRI
D. 胆囊动脉造影
E. 腹腔镜检查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说法错误的是
A. 对中度以上的营养不良患者要保证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1.5g
B. 营养支持方式有胃肠道和胃肠道外营养
C. 施行TPN的患者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D. 在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前应先消除导致营养不良的因素
E. 对中度以上的营养不良患者热量每天每公斤体重20~30千卡
12. [单选题]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 )
A. 十五别络
B. 十二经别
C. 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
E. 奇经八脉
13. [单选题]由于贝伐单抗有影响伤口愈合的潜在危险,手术后进行贝伐单抗治疗至少间隔
A. 10天
B. 2周
C. 3周
D. 4周
E. 6周
14. [单选题]我国黑色素瘤的病理类型最多见于
A. 浅表扩散型
B. 结节型
C. 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
D. 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
E. 无色素型
15. [单选题]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 萆薢
B. 木通
C. 石韦
D. 地肤子
E. 泽泻
16. [单选题]关于宫颈癌的诊断不正确是 ( )
A. 患者常见的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
B. 当临床可疑或细胞学检查异常而又无明显的子宫颈癌体征时,阴道镜下活检可提高检出率
C. 宫颈锥切也是一种诊断方法
D. 有病理诊断才能明确诊断
E. 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病灶,应更改临床分期
17. [单选题]早期乳癌单独行乳腺肿瘤切除,不做术后放疗时,5年局部复发率为 ( )
A. 约5%
B. 约10%
C. 约20%
D. 约30%
E. 约40%
18. [单选题]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单抗类靶向药物是( )
A. 西妥昔单抗
B. 曲妥珠单抗
C. 利妥昔单抗
D. 血管内皮生长抑素
E. 贝伐单抗
19. [单选题]热入营分证治疗时主要选用( )
A. 清营汤
B. 犀角地黄汤
C. 白虎汤
D. 小柴胡汤
E. 五味消毒饮
20. [单选题]在我国首次进行基因治疗的遗传性疾病是( )
A. ADA缺乏症
B. 甲型血友病
C. 乙型血友病
D. 苯丙酮尿症
E.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