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针灸往年考试试卷(H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21   [手机版]    

针灸往年考试试卷(H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往年考试试卷(H1),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水沟、百会、内关、大椎、中冲宜治疗

A. 气厥
B. 血厥
C. 痰厥
D. 寒厥
E. 热厥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内容的是

A. 腹胀
B. 前后不通
C. 闷瞀
D. 饮食不入
E. 皮热


3. [单选题]患者,女,26岁。非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多、色紫红、质稠,夹有血块,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除取关元、三阴交、隐白穴外,还应加

A. 气海、百会
B. 中极、阴交
C. 归来、合谷
D. 血海、水泉
E. 曲泉、血海


4. [多选题]远志的功效是

A. 宁心安神
B. 收敛止汗
C. 消散痈肿
D. 纳气定喘
E. 祛痰平喘


5.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健脾化湿

A. 足三里
B. 膈俞
C. 太白
D. 三阴交
E. 脾俞


6. [单选题]王氏清暑益气汤的功效为

A.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B. 清暑益气、化湿和胃
C. 清暑益气、健脾除湿
D. 清暑益气、敛阴止汗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治疗假性延髓性麻痹应主选的经穴是( )

A. 手厥阴经、手少阴经及任脉穴
B. 手厥阴经、手少阴经及督脉穴
C. 足太阳、足少阳及督脉穴
D. 任脉、督脉及足太阳经穴
E. 手阳明、足阳明及任脉穴


8. [多选题]关元穴的主治证包括

A. 中风脱证
B. 月经不调、痛经
C. 遗精
D. 少腹疼痛
E. 腹泻、痢疾


9. [多选题]有清肝明目之功的药物有

A. 桑叶
B. 菊花
C. 决明子
D. 夏枯草
E. 青葙子


10. [单选题]八纲辨虚实是辨疾病的

A. 病因
B. 病位
C. 病性
D. 邪正盛衰
E. 预防转归


1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半夏泻心汤证临床表现的是

A. 呕吐
B. 心下痞
C. 按之痛
D. 肠鸣下利
E. 苔腻微黄


12. [单选题]迟脉的主病是

A. 虚热证
B. 痰饮
C. 寒证
D. 血瘀
E. 气滞


13. [多选题]疾徐补泻的操作方法是( )

A. 徐徐进针,徐徐出针为补;疾速进针,疾速出针为泻
B. 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补
C. 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补
D. 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泻
E. 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泻


14.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失眠2年,经常多梦少眠,头晕耳鸣,遗精腰酸,舌质红,脉细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

A. 脾俞、足三里、内关
B. 脾俞、内关、公孙
C. 肝俞、阳陵泉、内关
D. 肝俞、行间、心俞
E. 心俞、肾俞、太溪


15. [单选题]循行"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所指的是( )

A. 手厥阴经脉
B. 手太阴经脉
C. 足少阴经脉
D. 足太阴经脉
E. 手少阴经脉


16. [多选题]根据所学内容,明确提出与五脏相关的病证有( )

A. 痹证
B. 痿证
C. 咳证
D. 积证
E. 热证


17.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治疗心绞痛心肾阳虚者

A. 心俞、肾俞
B. 厥阴俞、阴郄
C. 关元、足三里
D. 巨阙、内关
E. 郄门、膻中


18. [单选题]患者女,27岁。在针刺某腧穴时,突然感到剧痛难忍。医者亦感觉针下滞涩,提插、捻转、出针均困难。以下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A. 于剧痛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
B. 可于剧痛腧穴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
C. 可延长留针时间
D. 速饮温开水或糖水
E. 若由单向捻针而致,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19. [单选题]患者,男,65岁。患慢性咳喘10余年,近3日来咳嗽气加剧,痰多清稀,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滑。用药首选

A. 麻黄、石膏、杏仁
B. 麻黄、杏仁、甘草
C. 麻黄、黄芩、杏仁
D. 麻黄、细辛、干姜
E. 杏仁、浙贝母、瓜蒌


20. [多选题]鼻炎气虚邪滞宜加( )穴宜补气袪邪

A. 肾俞
B. 关元
C. 肺俞
D. 百会
E. 太阳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nxmejy.html
  • 下一篇: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针灸副高模拟考试系统(H1) 呼吸气粗,赤如涂丹,恶寒发热,苔薄黄,振振欲擗地者"主之以中脘# 水沟# 丰隆# 百会# 内关#针刺为主# 泻法# 补法 针灸并用 平补平泻关元# 太溪# 肾俞# 心俞 三阴交#承泣# 睛明# 翳风# 光明# 风池#气门# 玄府# 毛窍# 鬼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