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神经内科副高职称笔试考试试题(P5),更多神经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大脑静脉系统回流,叙述正确的有( )
A. 大脑上静脉→上矢状窦→窦汇→乙状窦→颈内静脉
B. 眼静脉→下矢状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C. 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D. 海绵窦→岩上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E. 大脑大静脉→上矢状窦→窦汇→乙状窦→颈内静脉
2. [单选题]以下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情况中不包括
A. 核黄疸
B. 精神运动发育迟滞
C. 锥体外系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D. 患儿不能坐或站立,头围异常增大
E. 早产、低体重儿
3. [单选题]关于Ramsay-Hunt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味觉障碍
B. 听觉过敏
C. 外耳道疱疹
D. 周围性面瘫
E. 面部疼痛
4. [单选题]癫痫持续状态的发作持续时间是
A. 10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
E. 50min
5. [多选题]脑膜刺激征检查包括
A. 克尼格症(Kerning)
B. 彬斯基征(Babinski)
C. 跟膝胫试验
D. 布鲁律斯基(Bondzinski)
E. 屈颈试验
6. [单选题]20%的甘露醇
A. 脑细胞保护剂
B. 抗凝药物
C. 溶栓治疗
D. 血液稀释疗法
E. 脑代谢
7. [单选题]MS侵犯前庭神经核、小脑及其联系纤维,出现眼球震颤,多表现为
A. 垂直性眼球震颤
B. 水平性眼球震颤
C. 旋转性眼球震颤
D. 水平加旋转的眼球震颤
E. 向上的眼球震颤
8. [单选题]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
A. 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B. 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C. 脑干网状结构损害
D. 锥体束损害
E. 小脑受损
9. [多选题]关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叙述正确的有( )
A. 50岁以上人群常见
B. 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肌病
C. 肌肉病理特点是以肌内衣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D. 可见成组分布的小角状萎缩肌纤维及镶边空泡
E. 电镜下可见管丝样包涵体是其主要病理特点
10. [单选题]关于癫痫发作间期的药物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有痫样发作的患者,就应用药
B. 年龄>60岁的患者,应该用药
C. 半年之内发作2次以上者,一经诊断明确,就应用药
D. 年龄<10岁的患者,应该用药
E. 一年之内发作3次以上者,一经诊断明确,就应用药
11. [单选题]眉心至后发际为(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5寸
E. 12寸
12. [单选题]面神经麻痹的贝尔现象是指:
A. 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B. 闭眼时眼球(病侧)转向外上方,露出白色巩膜
C. 闭眼时病侧眼球转向内上方,露出白色巩膜
D. 示舌时口角歪向健侧
E. 伴有同侧味觉障碍
13. [单选题]女,37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周前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水肿。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其最可能发生以下哪种情况
A. 上腔静脉阻塞
B. 下腔静脉阻塞
C. 右心衰竭
D. 左心衰竭
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4. [单选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所反映的是
A. 运动神经髓鞘的功能
B. 感觉神经髓鞘的功能
C. 运动神经轴索的功能
D. 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E. 锥体束的功能
15. [单选题]女,41岁,近半年来反复发作右上肢抽动,每次发作约半分钟后自行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肌阵挛发作
B. 单纯部分性发作
C. 自动症
D. 小舞蹈病
E. 低钙性手足搐搦
16. [多选题]关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患者均首选抗胆碱酯酶药物
B. 其次考虑是否适合胸腺切除治疗
C. 免疫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血浆置换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D. 服用免疫抑制药期间须监测血常规、肝功能
E. 危象期首选大剂量甲泼尼龙、血浆置换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17. [单选题]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病理特点不包括
A. 散布于脑和脊髓的多数脱髓鞘病灶
B. 病灶常围绕在小和中等静脉周围
C. 轴突和神经细胞或多或少地保持完整
D. 小静脉周围无炎性细胞浸润
E. 常见多灶性脑膜浸润,程度多不严重
18. [单选题]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病理性基因突变与其发病直接相关,其结果引起
A. 葡萄糖-6-磷酸酶缺如或减少
B. 氨基己糖酐酶缺如或减少
C. 肌球蛋白缺如或减少
D. 抗肌萎缩蛋白缺如或减少
E. 肌动蛋白缺如或减少
19. [单选题]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常见于
A. 病毒性脑膜炎
B. 结核性脑膜炎
C.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D. 化脓性脑膜炎
E. 运动神经元病
20. [单选题]支配右侧眼裂以下面肌的神经核是
A. 右侧面神经核上部
B. 左侧面神经核下部
C. 左侧面神经核上部
D. 右侧面神经核下部
E. 右侧面神经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