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CT医师考试模拟试卷(I7),更多CT医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胃憩室的好发部位是
A. 胃小弯
B. 胃大弯
C. 胃窦部
D. 幽门部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在肺癌的TNM分期中T1NxM0是指( )。
A. 肿瘤最大直径≤3cm,未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B. 肿瘤最大直径>3cm,未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C. 肿瘤最大直径≤3cm,未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脑的转移
D. 肿瘤最大直径≤3cm,区域性淋巴结不能评价,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E. 肿瘤最大直径≤2.5cm,区域性淋巴结不能评价,无远离原发灶部位的转移
3. [单选题]肺隔离症的病理及其分型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部分发育不全的肺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无呼吸功能
B. 病区有异常血管供应,常来自胸主动脉下段或腹主动脉上段
C. 肺叶内型:多位于下叶后基底段,隔离的肺与同叶正常的肺组织被同一脏层胸膜所包裹,分界清楚,但却无法分离
D. 肺叶外型:为副肺叶或副肺段,常为膈下或膈与肺下叶之间的一块无功能的肺组织
E. 常为大囊肿或多发小囊肿,无实质性的块状肺组织,常与支气管相通
4. [单选题]不属于CT基本设备
A. 计算机和数据采集、阵列处理系统
B. 照相机和其他用于资料的存储设备
C. 扫描架、扫描床和X线发生系统
D. 操作台和独立计算机设备系统
E. 独立诊断台和独立计算机设备系统
5. [单选题]CT显示"五个血管断面"见于胸部哪个层面:( )
A. 气管分叉层面
B. 胸廓入口上层面
C. 胸廓入口层面
D. 主动脉弓上层面
E. 主动脉弓层面
6. [单选题]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
A. 血行转移
B. 直接蔓延
C. 支气管播散
D. 淋巴转移
E. 种植转移
7.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引起静脉窦血栓:( )
A. 肿瘤如矢状窦旁脑膜瘤
B. 感染性病变如脑膜炎、脑炎
C. 头部严重外伤
D. 贫血
E. 脑梗死
8. [单选题]副鼻窦黏液囊肿( )。
A. 是恶性病变
B. 由黏液腺分泌阻塞引起
C. 由副鼻窦口阻塞引起
D. 有骨质破坏,呈气样密度
E. CT增强扫描有明显增强
9. [单选题]哪项是诊断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瘤等肾血管疾病的唯一的金标准( )。
A. USG检查
B. 血管造影检查
C. 血RA检查
D. CTA检查
E. MRI检查
10.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慢性胆囊炎的CT表现:( )
A. 胆囊缩小
B. 胆囊腔内气液平面
C. 胆囊壁增厚
D. 胆囊壁钙化
E. 常合并结石
11.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心包积液常见的X线征象:( )
A. 心脏呈普大型
B. 心缘搏动减弱
C. 上腔静脉扩张
D. 主动脉搏动正常
E. 肺血管纹理增多
12. [单选题]我国肝癌病理协作组制定的小肝癌诊断标准中规定的单个结节最大的直径是( )。
A. <4.0cm
B. <1.0cm
C. <3.0cm
D. <2.0cm
E. <5.0cm
13. [单选题]CR的图像处理功能,不包括
A. 灰阶处理
B. 窗位处理
C. 时间减影处理
D. 能量减影处理
E. 磁信号处理与分析
14. [单选题]下列有关增强扫描的正确描述为:( )
A. 脑膜瘤的特征是有血脑屏障结构的增强
B. 星形细胞瘤的特征是无血脑屏障结构的增强
C. 血管外增强是指对比剂进入组织细胞外间隙
D. 星形细胞瘤增强幅度大于血管网织细胞瘤
E. 对疑有颅脑肿瘤患者应先行增强扫描
15. [单选题]64排MSCT和EBCT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检查项目是:( )
A. 左室射血分数
B. 冠状动脉成像
C. 心肌血流灌注
D. 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测量
E. 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分析
16. [单选题]下列不是肺充血的X线征象的是( )。
A. Kerley B线
B. 肺动脉增宽
C. 肺动脉段突出
D. 肺纹理增多
E. 肺门舞蹈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窗位的概念,正确的是
A. 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
B. 不同机器的窗位值
C. 窗位规定所显示CT值的范围
D. 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CT值无关
E. 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
18. [单选题]骨骼摄影距离最佳选择是
A. 150cm
B. 100cm
C. 80cm
D. 90cm
E. 70cm
19. [单选题]减少和减轻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错误的是
A.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B. 选用离子型造影剂
C. 术前联合应用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
D. 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
E. 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
20. [单选题]腺性膀胱炎的多发囊样表现多见于哪种病原菌的感染?( )
A. 链球菌
B. 结核感染
C. 葡萄球菌
D. 大肠杆菌感染
E. 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