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临床血液卫生副高历年真题(AH5),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诊断重度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含量
A. Hb<90g/L
B. Hb<70g/L
C. Hb<60g/L
D. Hb<50g/L
E. Hb<30g/L
2. [单选题]原始细胞的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能被氟化钠(NaF)抑制的疾病是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3)
B.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M3)
C.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M5)
D.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
E. 浆细胞白血病
3. [单选题]蛋白C系统包括
A. 蛋白C、蛋白S
B. 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
C. 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和蛋白S
D. 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蛋白S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E. 蛋白C、蛋白S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4. [单选题]粪便标本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几天
A. 2天
B. 3天
C. 4天
D. 5天
E. 以上结果均不正确
5. [单选题]对恶性组织细胞病描述错误的是
A. 白细胞明显增高
B. 贫血进行性加重
C. 骨髓查到异常组织细胞
D. 肝脾淋巴结肿大
E. 黄疸
6. [单选题]疑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的血液标本做动物试验,应接种于哪种实验动物
A. 大白鼠
B. 家鼠
C. 豚鼠
D. 黑线姬鼠
E. 松鼠
7. [单选题]基质效应
A. 是客观存在的
B. 由于其无法避免测量值溯源中不会限制参考物质的直接使用
C. 仅与参考物质有关
D. 测量方法与基质效应无关
E. 对基质效应越敏感的测量方法越好
8. [单选题]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L分为T细胞性和B细胞性
B. 100%CLL有克隆性核型异常
C. 染色体异常以+12最多见
D. CLL患者核型演变很少见,一旦发生往往预后不良
E. 染色体结构异常以14q+最常见
9. [单选题]最早发现ABO血型的学者是
A. Darwin
B. landsteiner
C. Hook
D. Koch
E. Wintrobe
10. [多选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是
A. 实验前因素
B. 实验中因素
C. 实验后因素
D. 设备条件
E. 技术条件
11.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检查是错的
A. NAP积分增高
B. 尿红细胞生成素减低
C. 血浆红细胞生成素增高
D. 胎儿血红蛋白增高
E. 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12. [单选题]以下不符合有关缺铁性贫血血涂片叙述的是( )
A. 以小红细胞为主
B. 红细胞大小不均
C. 有核红细胞多见
D.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E. 可出现环形红细胞
13. [单选题]目前常用的染色体显带技术不包括
A. Q带
B. H带
C. G带
D. R带
E. C带
14.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表现( )。
A. 起病一般缓慢,逐渐发生皮肤、黏膜、指甲苍白,乏力等贫血的症状
B. 舌乳头萎缩,舌面呈苍白光滑或红而光滑称为“牛肉样舌”
C. 免疫力下降,易患感染
D. 可有易激动、易怒、精神不振等精神症状
E. 可有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并有本体感觉(尤其是振动感)、触觉及痛觉的障碍,以及味觉、嗅觉障碍,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
15. [多选题]血液凝固的阶段包括
A. 凝血活酶(凝血活酶复合物)形成
B. 凝血酶形成
C. 纤维蛋白形成
D.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形成
E. FDP形成
16. [单选题]下列有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正确的是
A. 碎片X可与纤维蛋白竞争凝血酶
B. 所有碎片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
C. 碎片X和E可与FM形成复合物,阻止FM的交联
D. 碎片Y和D可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
E. 碎片E可以促进凝血酶的生成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血沉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妇女月经期血沉可略增快
B. 随年龄增加,血沉减慢
C. 炎症时可见血沉增快
D. 常用于观察结核病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
E. 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
18. [多选题]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可见于 ( )
A. 溶血性贫血患者
B. 出生1周以内的新生儿
C. ANLL(M6)患者
D. 骨髓纤维化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9. [单选题]引起脾、肾、肺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 动脉受压阻塞
B. 动脉痉挛
C. 动脉栓塞
D. 血栓形成
E. 动脉粥样硬化
20. [单选题]关于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几乎同时被激活而发挥作用
B. 血液凝固以后,纤溶系统才开始发挥作用
C. 出血性疾病完全由纤溶活性增强所致
D. DIC在凝血激活的高凝阶段即发生纤溶亢进
E. 血栓性疾病完全由纤溶活性减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