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3中医全科卫生职称副高提分加血考试试题(AH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08   [手机版]    

2023中医全科卫生职称副高提分加血考试试题(AH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中医全科卫生职称副高提分加血考试试题(AH2),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胸痛,若瘀血、痰浊、寒凝祛除后,其治疗方法当着重

A. 培补阳气
B. 补益心血
C. 气血双补
D. 滋阴养血
E. 脾肾两补


2. [单选题]阴痒的发病与以下何经关系密切

A. 足厥阴经
B. 足少阴经
C. 足太阴经
D. 足少阳经
E. 足太阳经


3. [单选题]下述阴虚火旺经行口糜的主证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经期口舌糜烂
B. 口燥咽干
C. 五心烦热
D. 舌苔黄厚,脉滑数
E. 尿少色黄


4. [单选题]避孕是指:

A. 孕妇女暂时不受孕
B. 受精卵不易着床
C. 抑制排卵
D. 杀伤精子
E. 改变子宫内膜环境


5. [多选题]感染性休克并发DIC的机制是 ( )

A. 应激反应使血液凝固性增高
B. 内毒素抑制单核巨噬细胞
C. 内毒素使血小板聚集并释放血小板因子
D. 内毒素激活纤溶、激肽和补体系统
E. 内毒素作用于粒细胞、淋巴细胞,释放组织因子


6. [单选题]某老年男性患者,左侧阴囊红肿胀痛3天,拒按,伴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口干喜冷饮,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为囊痈,选方宜:

A. 泄热汤
B. 八正散
C. 导赤散
D. 萆薢分清饮
E. 五味消毒饮


7. [单选题]属于母体的组织是

A. 胎膜
B. 绒毛膜
C. 羊膜
D. 底蜕膜
E. 卵黄囊


8. [单选题]传播者和受传者在面对面情况下进行的,形成双向性信息交流。这种传播形式称为

A. 大众传播
B. 组织传播
C. 自我传播
D. 人际传播
E. 社会传播


9. [单选题]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于:

A. 上肢静脉
B. 下肢静脉
C. 胸壁静脉
D. 颈静脉
E. 面部静脉


10. [单选题]除哪项外,均属于银屑病三联疗法:

A. 内服药
B. 紫外线照射
C. 浴疗
D. 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
E. 外用维甲酸类药物


11. [单选题]治疗瘀血型胁痛的组穴首选:

A. 大包、行间、膈俞、三阴交
B. 阳陵泉、丰隆、外关、太冲
C. 支沟、阳陵泉、日月、期门
D. 阴郄、心俞、血海、三阴交
E. 肝俞、期门、侠溪、中庭


12. [单选题]阴茎海绵体发生纤维性硬结,中医称之为:

A. 肾岩
B. 软下疳
C. 硬下疳
D. 阴茎痰核
E. 子痰


13. [单选题]指出不属于祛湿法的眼症:

A. 睑弦湿烂
B. 白睛污浊
C. 胞睑水肿
D. 白睛红赤
E. 胞生痰核


14. [单选题]水沟穴的定位是

A. 在人中沟的中点处
B.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C. 在人中沟的下1/3与上2/3交点处
D. 在人中沟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E. 在人中沟的下1/4与上3/4交点处


15. [单选题]患者,女,67岁,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 半夏白术天麻汤
B. 加味四物汤
C. 大定风珠
D. 大补元煎
E. 六君子汤


16. [多选题]龙骨收敛固涩之功,可用治

A. 肾虚遗精、滑精
B. 淋证尿频、尿痛
C. 冲任不固之崩漏、带下
D.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E. 心肾两虚,小便频数


17. [多选题]具清热凉血,活血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

A. 栀子
B. 牡丹皮
C. 玄参
D. 赤芍
E. 生地黄


18. [单选题]胎萎不长的主要机制是

A. 冲任亏损
B. 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
C. 过食寒凉生冷之品
D. 脾肾不足
E. 劳倦过度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胎盘的功能:

A. 母体与胎儿进行气体交换
B. 供给胎儿发育的营养物质
C. 排除胎儿的代谢产物
D. 具有内分泌功能而产生数种激素
E. 防御一切病毒、细菌对胎儿的伤害


20. [单选题]具有清燥润肺、养阴益气功用的方剂是

A. 桑杏汤
B. 麦门冬汤
C. 养阴清肺汤
D. 百合固金汤
E. 清燥救肺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3okd3.html
  • 下一篇:中医全科医学副高职称2023往年考试试卷(AH2) 急躁易怒,口苦,苔黄,60岁,脉濡缓,胸闷脘痞,下利稀水,按之心下坚者 脉迟而滑者 脉反滑者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病因病机为宗筋失养、宗筋弛缓所致 治疗应以督脉、足三阴经穴位为主# 常用的穴位有三阴交、肾俞等 属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