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护理卫生职称副高免费考试试题下载(I0),更多护理学(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有关毒物吸收排出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毒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进入
B. 生产性(职业性)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
C. 生活性中毒主要经口食入
D. 大多数毒物由肾及肠道排出
E. 大多数毒物经皮肤、呼吸道排出
2. [单选题]下列哪位是正常女性骨盆的类型
A. 漏斗骨盆
B. 女性骨盆
C. 畸形骨盆
D. 均小骨盆
E. 扁平骨盆
3. [单选题]疝修补术后切口部位放置沙袋的主要作用是
A. 减轻切口疼痛
B. 减少切口张力
C. 固定伤口敷料
D. 防止伤口出血
E. 防止切口裂开
4. [单选题]为减少麻疹患儿的并发症,可适当补充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
5. [多选题]指导育龄妇女选择激素避孕时应注意
A. 评估其全身状况,排除禁忌证
B. 向其讲清服药方法和漏服的补救方法
C. 长期服药者应在停药6个月后受孕
D. 月经频发者可选用长效避孕针
E. 哺乳期宜应用口服避孕片1号
6. [多选题]绝经后期的表现有( )。
A. 阴道黏膜变薄
B. 易导致膀胱炎
C. 性功能减退
D. 阴道分泌物增多
E. 生殖器官萎缩
7. [多选题]术后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早期床上活动
B. 尽早离床活动
C. 下肢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
D. 给予抗凝药物
E. 给予溶栓药物
8. [多选题]念珠菌阴道炎的白色念珠菌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念珠菌能产生芽生孢子与假菌丝
B. 念珠菌对热抵抗力强,加热至600℃、4小时才死亡
C. 对日光、干燥与化学制剂抵抗力较强
D. 适于念珠菌生长的阴道pH值为4~5
E. 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易引起念珠菌感染
9. [单选题]关于麻醉术后体位正确的是
A. 全麻应采取去枕平卧12小时
B. 蛛网膜下腔麻醉采取去枕平卧8小时
C. 硬膜外麻醉应取去枕平卧6~8小时
D. 腰麻患者术后次日晨取侧卧位
E. 腰麻术后宜取半卧位一段时间
10. [单选题]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A. 霍乱
B. 艾滋病
C. 细菌性痢疾
D. 甲型肝炎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1. [单选题]T型引流管拔除指征是
A. 引流管通畅,胆汁颜色正常
B. 黄疸逐日消退,无发热、腹胀
C. 引流胆汁量逐日减少
D. 大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转
E. 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后机体无异常变化
12. [多选题]第二产程的常规护理内容包括
A. 保持合适的体位
B. 每隔10分钟左右听一次胎心
C. 根据需要灌肠
D. 指导产妇使用腹压
E. 准备会阴切开包
13. [单选题]某17岁学生因下腹剧痛来诊。B超检查右附件卵巢肿物,诊为卵巢肿物蒂扭转,其首选护理措施是
A. 遵医嘱输液
B. 镇静止痛剂
C. 应用抗生素
D. 严密观察
E. 作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14. [单选题]当总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即可引起手足搐搦发作( )。
A. 1.5~1.63mmol/L(6~6.5mg/dl)
B. 1.63~1.75mmol/L(6.5~7mg/dl)
C. 1.88~2.0mmol/L(7.5~8mg/dl)
D. 1.75~1.88mmol/L(7~7.5mg/dl)
E. 2.0~2.13mmol/L(8~8.5mg/dl)
15. [单选题]女性,40岁,进食时胸骨后刺痛并有哽噎感2个月,钡餐示食物通过贲门时受阻,应考虑是
A. 贲门癌
B. 食管良性肿瘤
C. 神经官能症
D. 食管炎
E. 贲门失迟缓症
16. [单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 感染是常见的诱因
B. 需用皮下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C. 在1型,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
D. 需持续静脉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E. 输液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要措施
17. [单选题]关于感染的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B.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传染过程
C.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一定都发病
D. 感染又称传染,感染性疾病就是传染性疾病
E.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环境三个因素
18. [单选题]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代谢率增高的表现是
A. 神经过敏、失眠
B. 心动过速、收缩压增高
C. 肠蠕动增快、腹泻
D.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E. 怕热、多汗、食欲亢进
19. [多选题]灌肠过程中需立即停止操作的指征有 ( )
A. 脉速
B. 面色苍白
C. 剧烈腹痛
D. 心慌、气促
E. 出冷汗
20. [多选题]关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炎症性、节段性血管病变
B. 非化脓性病变
C. 急性闭塞性疾病
D. 多见于上肢血管
E.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