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历年真题解析(I2),更多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针刺天枢穴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是腧穴的( )。
A. 远治作用
B. 近治作用
C. 特殊作用
D. 抗御病邪作用
E. 运行气血作用
2. [单选题]某村卫生室私自从“不法药贩”处购入药品用于患者的治疗,险些造成患者死亡。事发后,经有关部门调查检测,认定该药品为假药。该认定依据的事实是
A. 药品标签未标明有效期
B. 药品擅自添加着色剂
C.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未经批准
D. 药品超过有效期
E.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3. [单选题]对于腰腿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腰腿痛有时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
B. 急性腰腿痛一般持续时间小于6周
C. 急性腰腿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D. 慢性腰腿痛多数程度较轻或时轻时重
E. 慢性腰腿痛用止痛药物可以缓解,不容易复发
4.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与下列哪项关系不大( )
A. 长期吸烟
B. 长期空气污染
C. 免疫功能亢进
D. 反复呼吸道感染
E. 家族遗传因素
5. [单选题]治疗痹证,在祛邪通络的基础上,治湿宜结合的方法是
A. 温阳补火
B. 补益肝肾
C. 健脾益气
D. 祛风散寒
E. 活血通络
6. [单选题]肺炎喘嗽风寒闭肺的治法是
A.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B.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C.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D.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E.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7. [单选题]判定是否为毒蛇咬伤,首要依靠
A. 特殊的牙痕
B. 局部伤情
C. 全身表现
D. 伤口周围明显肿胀
E. 局部有瘀斑、水疱或血疱
8. [单选题]结核病化疗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应坚持早期、联合、大量、规律、全程用药
B. 临床有结核诊断症状,X线病灶有炎性成分,需要化疗
C. 对病灶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先观察,暂不化疗
D. 利福平对杀灭被吞噬的结核杆菌有效
E. 初治病例如条件允许,尽量采用短程化疗
9. [单选题]有偏瘫、同向性偏、偏身感觉障碍,见于( )。
A.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B. 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C.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小脑出血
10. [单选题]肾阳虚证带下病的主症,错误的是
A. 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终日淋漓不断
B. 腰酸如折,小腹冷感
C. 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
D. 畏寒肢冷,面色晦暗
E. 烘热汗出,头晕耳鸣
11. [单选题]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或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
A. 拘留
B. 隔离
C. 留验
D. 医学观察
E. 医学检查
12. [单选题]意外窒息是几个月内婴儿常见的伤害,是婴儿期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A. 1个月
B. 8个月
C. 3~6个月
D. 6~12个月
E. 1~3个月
13. [单选题]以下哪一种中暑不属于重症中暑( )。
A. 热痉挛
B. 热衰竭
C. 先兆中暑
D. 日射病
E. 热射病
14. [单选题]下列是房屋结构中基础梁的代号的为( )。
A. TL
B. LL
C. WL
D. JL
E. ML
15. [单选题]女,26岁。婚后2周突发畏寒,高热,尿频,尿痛。检查:肾区有叩击痛。尿镜检白细胞增多,并见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其诊断是
A. 急性肾盂肾炎
B. 急性膀胱炎
C. 急性肾炎
D. 慢性肾炎
E. 肾结石
16. [单选题]下列关于镇静催眠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出现意识丧失、反射消失、呼吸抑制等症状
B. 根据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可分为轻、中、重度的中毒
C. 中度中毒时可出现呼吸慢、不规则、脉细速、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D. 胃内容物、尿、血、呕吐物毒物分析可发现该类药物,并可测出血药浓度
E. 中毒途径绝大多数为口服,少数为静脉或肌内注射
17. [单选题]患者,女,40岁。慢性盆腔炎及子宫内膜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隐痛,腰骶酸痛,经行腹痛,证属湿热瘀滞,治当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宜选用的成药是( )。
A. 白带丸
B. 妇科十味丸
C. 安坤颗粒
D. 千金止带丸
E. 花红颗粒
18. [单选题]关于口服给药,说法错误的是( )
A. 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较注射方法略差
B. 易受制药和机体方面因素的影响
C. 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D. 适用于慢性,轻症病人
E. 维持有效血液浓度时间短
19. [单选题]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下列某一部位破裂时,出现腹膜炎症状最晚的是
A. 回肠
B. 结肠
C. 十二指肠球部
D. 空肠
E. 胃
20. [单选题]1990年,某城市有麻疹暴发流行。经调查发现,此时期有大量的流动儿童迁入。从人群易感性角度考虑,这主要是因为
A. 免疫人口减少
B. 免疫力自然消退
C. 易感人群迁入
D. 隐性感染减少
E. 儿童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