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N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20   [手机版]    

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N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N1),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既属腑,又归于奇恒之腑的是

A. 脑
B. 髓
C. 骨
D. 脉
E. 胆


2. [单选题]胞宫藉助胞脉与脏腑取得直接或间接联系,特别是与(  )关系密切。

A. 心、肺
B. 心、肾
C. 肝、脾
D. 肝、脾、肾
E. 心、脾、肝、肾


3. [单选题]阳虚身痛证出现背恶寒的机理是

A. 卫阳被遏,肌表失温
B. 表气被遏,阳气不伸
C. 津气受伤,表气不固
D. 阳虚寒盛,凝于督脉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续断的功效

A. 补肝肾
B. 强筋骨
C. 止泻
D. 止血安胎
E. 疗伤续折


5. [多选题]脾痹的症状表现有( )

A. 四肢解堕
B. 咳
C. 呕汁
D. 肌绝
E. 痞闷不舒


6. [单选题]固经丸的主治病证是

A. 湿热下注之崩漏
B. 冲脉不固之崩漏
C. 脾阳不足之崩漏
D. 阴虚血热之崩漏
E. 肝肾不足之崩漏


7. [单选题]肾阴亏损型产后小便淋痛,采用的治法为

A. 疏肝清热通淋
B. 滋肾养阴通淋
C. 清热利湿通淋
D. 温肾壮阳通淋
E. 以上都不是


8. [多选题]桂枝汤的禁例有

A. 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B.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C. 凡服桂枝汤吐者
D.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
E. 酒客病及内蕴湿热者


9. [单选题]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并称之为"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

A. 补中益气汤
B. 黄芪建中汤
C. 葛根芩连汤
D. 防风通圣散
E. 败毒散


10. [多选题]香附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是取其什么功效

A. 化痰散结
B. 调经止痛
C. 纳气平喘
D. 疏肝解郁
E. 温肾调经


11. [单选题]细辛具有的功效是

A. 回阳救逆
B. 温肝暖肾
C. 温中降逆
D. 宣通鼻窍
E. 理气和胃


12. [单选题]月经周期中,呈现"重阳转阴"特征的是

A. 经后期
B. 经前期
C. 排卵期
D. 经间期
E. 行经期


13. [单选题]产后病哪一病证用生化汤不妥(  )。

A. 产后痉证
B. 产后发热
C. 产后腹痛
D. 产后恶露不绝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气滞型月经后期的治疗代表方是

A. 乌药汤
B. 手拈散
C. 逍遥散
D. 四逆散
E. 柴胡疏肝散


15. [单选题]根据“五行学说”分析五脏病变相互影响,肝火犯肺证是

A. 子病犯母
B. 相克
C. 相乘
D. 相侮
E. 母病及子


16. [单选题]下述肝气郁结经行乳房胀痛的主证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经行两目干涩
B. 乳房胀痒作痛
C. 胸闷胁胀
D. 善叹息
E. 精神抑郁


17. [单选题]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经闭,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多属(  )。

A. 脾肾阳虚型闭经
B. 肾阴不足型闭经
C. 气血虚弱型闭经
D. 肺肾阴虚型闭经
E. 肝郁脾虚型闭经


18. [单选题]临产的主要标志是

A. 宫口扩张,规律宫缩,胎头下降
B. 见红,破膜,胎头下降
C. 破膜,规律宫缩,胎头下降
D. 见红,规律宫缩,破膜
E. 见红,规律宫缩,胎头下降


19. [单选题]下列经脉排列中没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

A. 胆肝肺经
B. 大肠胃脾经
C. 心小肠肾经
D. 肾心包三焦经
E. 三焦胆肝经


20. [单选题]兼有消肿生肌之效的活血药有

A. 乳香、没药
B. 三棱、莪术
C. 郁金、姜黄
D. 桃仁、红花
E. 白芷、天花粉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gvqvq.html
  • 下一篇:中医妇科副高医学职称历年真题(N1) 心烦,其脉象是诸病有声,冲任不足# 肝火不足,冲任不固 气血不足,气血失调身热# 汗自出# 不大便 不恶寒,胃气上逆 脾胃阳虚,虚气上逆# 肝脾不调,恶露中夹有血块,"阴虚则内热"是脾伤气虚之发热,"阴虚则热"是阴虚阳亢之虚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