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传染病副高职称2024智能考试试题(S6),更多传染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用氯喹治疗阿米巴病,下列正确的是 ( )
A. 用于无症状带包囊者
B. 对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效果好,对肠腔阿米巴效果不显著
C. 对阿米巴滋养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适用于各型阿米巴病
D. 肝内药物浓度较血浆中高数百倍,可用于肝阿米巴病
E. 对肠内和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
2. [多选题]可转为慢性肝炎的病毒性肝炎是
A. 丙型肝炎
B. 甲型肝炎
C. 戊型肝炎
D. 乙型肝炎
E. 丁型肝炎
3. [多选题]感染性休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抗休克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A. 防止血细胞凝集和血栓形成
B. 提高血浆渗透压,拮抗血浆外渗
C. 纠正酸中毒
D. 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E. 扩充血容量
4. [单选题]泄泻初起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分利
B. 消导
C. 清化
D. 固涩
E. 疏解
5. [单选题]女,2岁,某年6月11日被邻村的狗咬伤上肢和嘴唇,咬伤后立即到村医院进行了伤口冲洗,并注射了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和按规定接种了人用狂犬疫苗。6天后患儿出现发热,哭闹不止,特别是在饮水和进食时明显。到医院就诊,诊断为狂犬病,收入院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最终昏迷,因呼吸衰竭死亡。对于狂犬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 严格隔离和对症处理
B. 使用抗疹毒药物
C. 使用免疫增强剂
D. 使用免疫抑制剂
E. 使用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6. [单选题]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表现不包括
A. 休克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B. 细菌内毒素是主要致病因素
C. 发病前大多有使机体防御功能低下的原发病
D. 皮疹、关节痛和迁徙性病灶较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多见
E. 可呈双峰热或间歇热
7. [单选题]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形式中,就多数传染病而论,下列最为常见的一种是 ( )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带虫状态
E. 病原体被清除
8. [单选题]为了解肝脏下缘的位置、质地、表面、边缘及搏动,进行肝脏触诊时,患者所处的最佳体位是下列哪一种
A. 低枕仰卧,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膝关节屈曲,作较深的腹式呼吸动作
B. 高枕仰卧,两手自然交叉放于前胸下部,两膝关节屈曲,作平静的腹式呼吸动作
C. 低枕仰卧,两手垫于后颈,两膝关节屈曲,作平静的腹式呼吸动作
D. 低枕仰卧,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膝关节屈曲,作较深的胸式呼吸动作
E. 低枕仰卧,两手交叉放于前胸下部,两膝关节屈曲,作平静的胸式呼吸动作
9. [单选题]流行地区甲型肝炎最常发生在
A. 老年人
B. 妇女
C. 成年人
D. 婴儿
E. 学龄前儿童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疯牛病及朊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进食煮熟的牛肉可以感染疯牛病
B. 朊毒体的发现从理论上讲对“中心法则”提出了挑战
C. 朊毒体不属于生物,因为它不具有细胞结构
D. 要杀灭医疗器械上的朊毒体,可先用NaOH
E. 禁止将哺乳动物的蛋白质作饲料,可有效预防“疯牛病”的传播
11.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病机为( )
A. 邪实正虚
B. 邪实正不虚
C. 邪实
D. 正虚
E. 邪不实正不虚
12. [单选题]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表现轻微症状,但通过免疫学的检测可发现入侵者的抗体称为
A. 轻型病例
B. 隐性感染
C. 恢复期病人
D. 潜在性感染
E. 健康携带者
13.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外感腰痛致病病邪的是( )
A. 风
B. 寒
C. 湿
D. 热
E. 燥
14. [单选题]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
A. 恶性疟
B. 间日疟
C. 卵形疟
D. 三日疟
E. 恶性疟和卵形疟
15.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飞沫传播
B. 粪-口传播
C. 母婴垂直传播
D. 输血传播
E. 虫媒传播
16.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只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可正常
A. 上消化道出血
B. 大面积烧伤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
E. 高蛋白饮食
17. [多选题]关于水痘的流行病学特点哪些是正确的 ( )
A. 传染性强,婴幼儿易感
B. 春冬季节常见
C. 主要传染源是水痘病人
D. 病后免疫力大多不强
E.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18.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立即起针
B. 卧床时头部抬高
C. 饮适量温水或热茶
D. 针刺人中穴
E. 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19. [多选题]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A. 肺痨
B. 中风
C. 水肿
D. 白内障、雀目、耳聋
E. 疮疖、痈疽
20. [多选题]舌赤肿胀而苔黄,多由于( )
A. 热毒壅盛
B. 心脾有热
C. 心脾两虚
D. 中毒
E. 脾胃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