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需要特别关注用药合理性的特殊患者,一般包括
A. 妊娠期患者
B. 老年人
C. 儿童
D.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E. 社会知名人物
2. [多选题]微粒作为一种不溶性异物,经静脉用药带入人体后将产生潜在、持久、严重的危害,包括
A. 静脉炎
B. 血栓
C. 肉芽肿
D. 缺血、水肿和炎症
E. 肿瘤癌症
3. [多选题]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A. 高温法
B. 酸碱法
C. 吸附法
D. 微孔滤膜法
E. 离子交换法
4. [多选题]地西泮催眠作用特点,正确的有
A. 延长快动眼睡眠时间
B. 停药后代偿反跳较轻
C. 连续应用可发生停药困难
D. 缩短睡眠诱导时间
E. 对睡眠持续时间无影响
5. [多选题]可用于重金属中毒的药物是
A. 青霉胺
B. 亚甲蓝
C. 二巯基丙醇
D. 依地酸钙钠
E. 二巯基丁二酸钠
6. [多选题]裂纹舌形成多由于( )
A. 血虚
B. 热盛伤阴
C. 阴虚火旺
D. 血瘀
E. 气滞
7. [多选题]以下药物中,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是
A. 丙磺舒
B. 胰岛素
C. 是阿司匹林
D. 氢氯噻嗪
E. 苯溴马隆
8.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胃痛常见病因病机的有( )
A. 忧思郁怒,肝气郁结
B. 郁怒伤肝,肝气犯胃
C.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D.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E.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9.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发挥疗效的有
A. 氨苯蝶啶
B. 磺胺嘧啶
C. 乙胺嘧啶
D. 甲氧苄氨嘧啶
E. 甲氨蝶呤
10. [单选题]满面通红多属( )
A. 阴虚证
B. 实热证
C. 肝胆湿热证
D. 戴阳证
E. 血瘀证
11. [多选题]下列哪类药物不适宜采用口服给药
A. 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
B. 首过消除强的药物
C. 易被消化酶破坏的药物
D. 胃肠道不易吸收的药物
E. 易被胃酸破坏的药物
12. [多选题]下列对药物经皮吸收影响的因素中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药物分子量和药物的熔点影响药物经皮吸收
B. 药物的水溶性越强,透皮吸收越好
C. 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经皮吸收将增加
D. 基质不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E. 皮肤的角质层厚度、水化及温度均可影响经皮吸收
数药物的皮肤吸收不产生明显的首过效应。
13. [单选题]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 )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督脉
E. 浮络
14. [多选题]临床上脾虚湿阻病人可见( )
A. 黑苔
B. 舌体胖嫩
C. 舌淡紫
D. 苔白腻
E. 舌边有齿痕
15. [多选题]临床药师解决不坚持用药问题的方法有
A. 确定干预的预期结果
B. 建立改善依从性的计划
C. 激励患者
D. 对干预进行随访
E. 寻求家庭成员的支持
16. [单选题]郄穴的数目是( )
A. 12个
B. 8个
C. 16个
D. 15个
E. 32个
17. [多选题]由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推荐的药历格式包括
A. 用药记录
B. 用药评价
C. 病历摘要
D. 基本情况
E. 主诉信息
18. [多选题]影响药物在组织中分布的因素有
A. 药物的理化性质
B.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C. 体液的pH值
D.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E. 机体的生理屏障
19. [多选题]非处方药安全性的具体要求是
A. 用药前后需要进行特殊试验和检查
B. 药物无潜在的毒性,长期使用无依赖性和耐药性,不易蓄积中毒
C. 在推荐治疗剂量下,无严重不良反应或虽有反应,但为一过性
D. 现有的资料和临床长期使用确已证实为安全的
E. 剂量和规格不方便使用
20. [多选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
A. 解释生理现象
B. 解释病理传变
C. 指导诊断疾病
D. 说明事物之间变化
E. 指导临床治疗
1.正确答案 :ABCD
2.正确答案 :ABCDE
3.正确答案 :AB
解析:热原的去除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超滤法、强酸、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法等。玻璃器皿可采用高温法除去热原,还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除去。由于热原溶于水,也可以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除去。
4.正确答案 :BCD
5.正确答案 :ACDE
解析:亚甲蓝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时,用1%溶液50~100ml静注,再注入硫代硫酸钠,二者交替使用。青霉胺可用于铜、汞、铅中毒的解毒,也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依地酸钙钠能与多种金属结合成为稳定而可溶的络合物,由尿中排泄,故用于一些金属的中毒,尤其对无机铅中毒效果好(但对四乙基铅中毒无效)。二巯基丁二酸钠用于酒石酸锑钾的解毒,对铅、汞、砷中毒亦有效,对肝豆状核变性有驱铜及减轻症状作用。二巯基丙醇主要用于含砷或含汞毒物的解毒,也可用于某些重金属(如铋、锑、镉等)的中毒。
6.正确答案 :ABC
7.正确答案 :BCD
解析:本题考查抗痛风药的合理应用。丙磺舒、苯溴马隆是抗痛风药,促进尿酸排泄,不会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贝诺酯)、利尿剂(噻嗪类)、抗糖尿病药(胰岛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抗菌药物、维生素、抗肿瘤药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应避免使用。
8.正确答案 :BCE
9.正确答案 :CDE
解析:许多病原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现成的叶酸而必须自身合成,其合成的主要步骤是利用二氢蝶啶、L-谷氨酸、对氨基苯甲酸(PABA)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二氢叶酸,再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形成四氢叶酸,后者则参与嘌呤、嘧啶、氨基酸、核酸的合成,并最终影响菌体蛋白的合成。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与细菌所需的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敏感菌的二氢叶酸合成受阻,从而影响核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TM)是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TMP能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与前者合用双重阻断敏感菌叶酸代谢,抗菌作用增强数倍,甚至出现杀菌作用。抗代谢药甲氨蝶呤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最终达到阻碍肿瘤细胞DNA的合成,而抑制肿癣细胞的生长与繁殖。抗疟疾药乙胺嘧啶可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疟原虫叶酸代谢过程,阻碍疟原虫的核酸合成,导致疟原虫的生长受到抑制。氨苯蝶啶是利尿剂,与叶酸代谢无关。
10.正确答案 :B
11.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口服药物起效慢,给药后一般不能即刻发挥作用,对危急病人,或昏迷、呕吐的病人不适宜,急救药物不能及时发挥作用;药物的全身分布也影响某些局部疾病如皮肤病等的治疗效果。此外,少数全身性疾病治疗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少甚至不吸收,一些药物在胃肠道被消化酶破坏及肝脏被强烈代谢灭活,还有一些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强烈刺激性等。这些药物一般不采用口服途径给药。
12.正确答案 :ACE
解析: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系统(TDDS)的因素包括:药物性质、基质的性质、渗透促进剂的影响和皮肤因素的影响。药物性质的影响:①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为: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居中的药物,即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溶解性最大。②药物的分子量。一般分子量M>3000不能通过皮肤角质层。③药物的熔点。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基质的性质:①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不同基质中药物的吸收速率为:乳剂型>动物油脂>羊毛脂>植物油>烃类。水溶性基质需视其与药物的亲和力而定,亲和力越大,越难释放,故吸收差。②基质的pH。若基质的pH值有利于分子态药物的比例增大,则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基质的pH小于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碱性药物的pKa时,有利于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皮肤的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厚度、皮肤条件、皮肤的结合作用。①皮肤的水合作用:角质细胞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发生膨胀和减低结构的致密程度,水合使药物的渗透变得更容易。角质层含水量达50%以上时,药物的渗透性可增加5~10倍,水合对水溶性药物的促进吸收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②角质层的厚度:人体不同部位角质层的厚度顺序为:足底和手掌>腹部>前臂>背部>前额>耳后和阴囊。不同药物的渗透可能有部位选择性,东莨菪碱TDDS的用药最佳部位在耳后,乙酰水杨酸对皮肤渗透性大小的顺序是前额>耳后>腹部>臂部,可乐定TDDS在达稳态后渗透性大小是胸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硝酸甘油这类渗透性很强的药物在人体许多部位的渗透性差异并不大。角质层厚度的差异也与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有关。③皮肤条件:角质层受损时其屏障功能也相应受破坏,湿疹、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渗透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增加。氢化可的松在正常皮肤的渗透量仅为给药量的1%~2%,而除去角质层后,渗透量增加至78%~90%。用有机溶剂对皮肤预处理亦有类似效果,可能是因角质层中类脂的溶解或被提取后形成渗透通路。随着皮肤温度的升高,药物的渗透速度也升高。④皮肤的结合与代谢作用:结合作用是指药物与皮肤蛋白质或脂质等的结合,结合作用延长药物渗透的时滞,也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贮库,药物与组织结合力愈强,其时滞和贮库的维持也愈长,如二醋酸比氟拉松用药后22天仍可从角质层中测出药物。药物可在皮肤内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水解、结合和还原作用等,但是皮肤内酶含量很低,且TDDS的面积很小,故酶代谢对多
13.正确答案 :C
14.正确答案 :BDE
15.正确答案 :ABCDE
16.正确答案 :C
17.正确答案 :ABCD
18.正确答案 :ABCE
解析: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理解剖因素和药物理化性质两大类。生理解剖因素主要包括血液循环速度等。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外,药物分布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速度,其次为毛细血管或各种屏障的通透性。在药物理化性质中,脂溶性及分子量大小对药物的吸收影响很大。对于毛细血管壁,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药物易于透过;非脂溶性药物透过的速度与其分子大小成反比;解离型药物较难透过。对于血脑屏障,水溶性化合物如青霉素难以通过,脂溶性物质如乙醚、氯仿等则易于通过。对于胎盘,非解离型的高脂溶性药物,例如某些全身麻醉药、巴比妥类,易于通过。另外还有药物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的影响等,如四环素可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消除非常慢。
19.正确答案 :BCD
解析:非处方药遴选依据“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经过专家遴选。非处方药应具有的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耐受性,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是遴选非处方药的主要条件,也是区别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准。目的是保证在无医生的指导下消费者能自行安全使用。非处方药安全性具体要求是:①现有资料和临床长期使用,确已证实为安全性药品。②药品长期使用不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无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无潜在毒性,不易蓄积中毒。③在推荐剂量下,无严重不良反应,或虽有反应也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④不会掩盖其他疾病的诊断,不会诱导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⑤与其他药品、食品或保健品同服时,不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20.正确答案 :ABCD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lrn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