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痢疾的主症?( )
A. 里急后重
B. 泻下粪便如米泔水
C. 腹痛腹泻
D. 便下赤白脓血
2. [单选题]“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说明了阴阳之间( )关系的失调。
A. 对立制约
B. 自和平衡
C. 消长转化
D. 互根互用
3. [单选题]《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虚里是( )。
A. 胃之大络
B. 心之大络
C. 肺之大络
D. 脾之大络
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的相生关系( )。
A. 肾阳温脾土
B. 脾土助肺金
C. 肾水滋肝木
D. 肝木养心火
5. [单选题]在人体五脏中,属阴中之阳的脏是( )。其具有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
A. 肝
B. 肾
C. 肺
D. 三焦
6. [单选题]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 )。
A. 重阴必阳
B. 阴损及阳
C. 寒极生热
D. 寒者热乏
7. [单选题]“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 )。
A. 《孟子》
B. 《论语》
C. 《史记》
D. 《周易》
8. [单选题]胸痹的病位在心,但多与( )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A. 肝、脾、肾
B. 肺、脾、肾
C. 胃、肺、肾
D. 肝、肺、脾
9. [单选题]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A. 肺脾
B. 心肾
C. 肝肺
D. 脾胃
10. [单选题]“水火不济”反映的是( )两脏间的平衡失调。
A. 肝与肾
B. 心与肝
C. 脾与心
D. 心与肾
1.正确答案 :B
解析:痢疾的主症为下痢脓血黏液、腹痛、便下赤白血脓、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
2.正确答案 :B
解析:此为阴阳平衡失调的表现。
3.正确答案 :A
解析:《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4.正确答案 :A
解析: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用五行相生理论解释为:①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②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③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④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⑤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5.正确答案 :A
解析: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表,故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居于下属阴: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6.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的相互制约,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具有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寒极生热、重阴必阳均属于阴阳相互转化:阴损及阳属于阴阳消长关系。
7.正确答案 :D
解析:《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为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8.正确答案 :A
解析: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肝病则疏泄失职,肝气郁结,气血凝滞;脾虚则失其健运,聚生痰湿,气血乏源:肾虚则藏精失常,肾阴亏损,肾阳虚衰。三者共同作用导致心脉痹阻。
9.正确答案 :D
解析:脾主升清,脾以升为健;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这一过程既受纳又排泄,一升一降,升降相宜,互为因果,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使得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10.正确答案 :D
解析:“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肾既交,水火既济。”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pr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