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针灸睛明穴的操作要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患者需睁目
B. 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
C. 禁灸
D. 将患者眼球轻推向外侧固定
E. 不宜大幅度提插
2.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蛔虫、蛲虫证,又善疗小儿疳疾的药物是
A. 鹤草芽
B. 使君子
C. 苦楝皮
D. 槟榔
E. 南瓜子
3. [单选题]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的骨度分寸是
A. 12寸
B. 15寸
C. 18寸
D. 16寸
E. 14寸
4. [单选题]根据血尿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血尿分为
A. 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
B. 原发性血尿,继发性血尿
C. 肉眼血尿,镜下血尿
D. 器质性血尿
E. 功能性血尿
5. [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面痛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面痛好发于男性
B. 面痛以眼、面颊部出现疼痛为多
C. 40岁以上好发此病
D. 面痛又称"面风痛"、"面颊痛"
E. 其发病与外感邪气、情志不调等因素有关
1.正确答案 :A
解析:睛明
定位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 ①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②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③心悸、怔忡。
操作 嘱患者闭目,医者右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遇到阻力时,不宜强行进针,应改变进针方向或退针。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具宜细,消毒宜严。禁灸。
2.正确答案 :B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3.正确答案 :C
解析:18寸,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来量取腧穴定位方法。可分作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
2.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
3.横指同身寸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又名“一夫法”。
[手指同身寸.png]
4.正确答案 :A
5.正确答案 :A
解析:面痛
【病因病机】
面痛多与外感邪气、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太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或因风热毒邪,侵淫面部,经脉气血壅滞,运行不畅;外伤或情志不调,或久病成瘀,使气血瘀滞。上述因素皆可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产生面痛。
【辨证】
主症 面部疼痛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电灼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到2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痛时面部肌肉抽搐,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脸、冷刺激、情绪变化等诱发。
眼额部痛,主要属足太阳、手少阳经病证,为三叉神经第1支即眼支痛。上颌部、下颌部痛主要属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上颌部痛为三叉神经第2支即上颌支痛;下颌部痛为三叉神经第3支即下颌支痛。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qzg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