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会阴侧切时可能损伤到的盆底肌肉是
A. 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耻骨尾骨肌
B. 会阴深横肌,坐骨海绵体肌,肛门外括约肌
C. 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耻骨尾骨肌
D. 会阴深横肌,会阴浅横肌,坐骨海绵体肌
E. 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肛门外括约肌
2. [单选题]小儿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胎儿期
B. 新生儿期
C. 婴儿期
D. 幼儿期
E. 学龄期
3.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排便后肛门处剧烈疼痛。于肛门口见一椭圆形肿块,有明显触痛。应首先考虑为
A. 直肠息肉脱出
B. 肛周脓肿
C. 前哨痔
D. 内痔脱出嵌顿
E. 血栓性外痔
4.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出现的指标
A. 血清蛋白降低
B. 血糖降低
C. 血胆固醇降低
D. 血碱性磷酸酶降低
E. 钙磷乘积降低
5. [单选题]患者,女,63岁。小腿骨折行长腿石膏管型固定后,诉患肢小腿外侧疼痛,足背麻木,可能压迫了
A. 腓总神经
B. 胫神经
C. 坐骨神经
D. 动脉
E. 静脉
6. [单选题]溺水患者的救护原则不包括
A. 迅速将患者救离出水
B. 恢复有效通气
C. 施行心肺脑复苏
D. 对症处理
E. 给予强心剂
7.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性生活后少量阴道出血。检查:见宫颈口突出1个色鲜红、易出血、质软而脆、有细蒂与宫颈相连的如黄豆样大小的组织。应考虑为
A. 宫颈糜烂
B. 宫颈息肉
C. 巴氏腺囊肿
D. 尖锐湿疣
E. 宫颈腺体囊肿
8. [单选题]护士遵医嘱为患者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推注约4ml时发现有阻力,局部略肿胀,且抽吸无回血。判断可能的原因是
A. 针头未进入静脉
B. 针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 针头斜面刺破对侧血管壁
D.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 静脉痉挛
9. [单选题]患者,男,56岁,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长期注射胰岛素,出院时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不恰当的是
A. 不可在皮肤发炎、有瘢痕、硬结处注射
B. 应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处注射
C. 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30°~40°
D. 注射区皮肤要消毒
E. 进针后不能有回血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开放性气胸的突出表现
A. 纵隔扑动
B. 血压骤降
C. 极度呼吸困难
D. 纵隔气肿
E. 心搏骤停
1.正确答案 :A
解析: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以承载盆腔脏器并保持正常位置。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三层组织:外层的肌肉包括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中层有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内层有一对三角形肌肉板组成的提肛肌,提肛肌又由内侧的耻尾肌、中部的髂尾肌和外后方的坐尾肌组成。会阴侧切时将损伤的盆底肌肉: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耻骨尾骨肌。故答案为A。
2.正确答案 :C
解析: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
3.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题干,患者排便后肛门处剧烈疼痛。于肛门口见一椭圆形肿块,有明显触痛,考虑为血栓性外痔。1.血栓性外痔:肛缘出现一肿块,由于血块将肛门皮肤与皮下组织分开,伴有剧痛,且行走不便,坐立不安。2.直肠息肉脱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3.肛周脓肿: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伴硬结和触痛,可有波动感。4.前哨痔:是慢性肛裂的症状,分泌物沿裂口流出,炎性刺激的作用,多使此处形成的结缔组织外痔呈细长形。5.内痔脱出嵌顿: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故答案为E。
4.正确答案 :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初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检查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增高(E对,ABCD错)。
5.正确答案 :A
解析: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部位,即腓骨颈外侧正是腓总神经走行处,其位置表浅易受压迫。腓总神经分布于小腿前、外侧肌群和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皮肤。患者症状符合腓总神经受压表现。
6.正确答案 :E
解析:给予强心剂不符合溺水患者的救护原则
7.正确答案 :B
解析:因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子宫颈管黏膜不断增生、堆积,向宫颈的外口突出,形成了宫颈息肉。典型表现:①接触性少量出血。②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单个或多发,灰红色,平均直径0.5~2cm,有蒂,呈弥漫型生长。 ③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合并感染。
8.正确答案 :B
解析: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1.针头未刺入血管内,刺入过浅,或因静脉滑动,针头未刺入血管,表现为可抽吸无回血,但推注药液可有局部隆起,疼痛。2.针(头)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即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尚在皮下,表现为可抽吸到回血,但推注药液可有局部隆起,疼痛。3.针头(尖)刺破对侧血管壁,即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表现为抽吸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4.针头斜面穿透对侧血管壁,即针头刺入过深,穿透下面的血管壁,表现为抽吸无回血,药液注入深层组织。题干描述,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4ml时发现有阻力,部略肿胀,且抽吸无回血,可判断为针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故答案为B。
9.正确答案 :B
解析:患者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
10.正确答案 :A
解析:开放性气胸是指,胸壁有开放性伤口,呼吸时空气经伤口自由出入胸膜腔,引起肺完全萎陷、健侧肺受压,造成吸入的气体氧浓度不足等严重病理生理改变。患侧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相等,而健侧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减小,使纵隔随呼吸而左右摆动,这种反常运动称为纵隔扑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p5jo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