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为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是
A. 分层法
B. 调查表法
C. 排列图法
D. 因果分析图
E. 控制图
2. [单选题]心脏骤停后,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时间是
A. 6min
B. 8min
C. 10min
D. 12min
E. 14min
3. [单选题]目标人群某一疾病对自身易感性的认识属于
A. 倾向因素
B. 促成因素
C. 强化因素
D. 激励因素
E. 健康相关行为
4. [单选题]哪项不是血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诊断
A.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
B. 有蜂窝织炎的表现
C. 疼痛性弥散性红斑
D. 发热>38℃
E. 局部无压痛
5. [单选题]健康教育处方是指
A. 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B. 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C. 根据季节、地域,给予常见疾病的防治教育
6. [单选题]小儿能发“爸爸”“妈妈”等语音,但是属于无意识的,小儿年龄为
A. 9~10月
B. 11~12月
C. 3~4月
D. 4~5月
E. 7~8月
7. [单选题]患者男,50岁,上腹不适,食欲不振3个月。近1个月来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深,伴有低热。检查:全身黄染明显,肝右肋下似可扪及胆囊底部。化验:血胆红素260.5μmol/L(15mg/dl),尿液检查胆红素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病毒性肝炎
B. 胆石症
C. 胰头癌
D. 慢性胰腺炎
E. 肝内胆汁淤积症
8. [单选题]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职务要求明确原则
B. 责权利一致原则
C. 优化组合原则
D. 公平竞争原则
E. 用人之长原则
9. [单选题]呼吸中枢所在的位置是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脑桥
E. 延髓
10. [单选题]将体内固体代谢物排出体外至少需要的尿量是
A. 100~200ml
B. 300~400ml
C. 500~600ml
D. 700~800ml
E. 900~1000ml
11. [单选题]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A. 1.5g
B. 2.5g
C. 3.5g
D. 4.5g
E. 5.5g
12.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衰竭时,首选的治疗措施为
A. 用利尿剂降低心脏前负荷
B. 用洋地黄药物增加心脏泵功能
C. 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右心前后负荷
D. 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E.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3. [单选题]甲亢高代谢综合征的症状不包括
A. 负氮平衡
B. 体重增加
C. 低热
D. 多汗
E. 血中总胆固醇降低
14. [单选题]有关孕激素的作用,正确的是
A. 促进子宫发育
B. 促使乳腺管增生
C. 使宫颈粘液变稀薄
D.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E.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15. [单选题]门诊体检患者,28岁,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增多,阴道酸度增强。护士判断其子宫内膜处于
A. 月经期
B. 增生期
C. 分泌期
D. 修复期
E. 排卵期
16. [单选题]处理使用后针头时医务人员应
A. 回套针头帽
B. 用手去除针头
C. 弃于锐器盒内
D. 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E. 浸泡消毒
17. [单选题]将实际情况与预算计划对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控制方法是
A. 目标控制
B. 进度控制
C. 预算控制
D. 质量控制
E. 技术控制
18. [单选题]患者男性,矿工,由于煤井塌方被困于井下,仅靠地下水生存,20小时后获救,此时该患者主要的供能来源为
A. 葡萄糖
B. 蛋白质
C. 脂肪
D. 水
E. 维生素
19. [单选题]由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
A. 白血病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ITP
D. 营养性贫血
E. 红细胞增多症
20. [单选题]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时,如三腔管压迫无效时,应采用( )
A. 垂体后叶素
B. 加大输血量
C. 加大三腔管压力
D. 应用维生素K
E. 立即行断流术
1.正确答案 :B
解析:为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是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又称为主次因素分析图,控制图又称为管理图。
2.正确答案 :A
解析:心脏骤停后各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其中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只有6分钟,因此抢救时应争分夺秒。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脏骤停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A
解析:1.倾向因素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种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健康相关行为因素指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及各种变化在人群中的分布。
3.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医疗费用、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4.强化因素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4.正确答案 :E
解析: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5.正确答案 :B
解析:健康教育处方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
6.正确答案 :E
解析:婴儿1~2个月开始发喉音,3~4个月发“啊”、“咿”、“呜”等元音,6个月时出现辅音,7~8个月能发“爸爸”、“妈妈”等语音,8~9个月时喜欢模仿成人的口唇动作练习发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语言的发育(发音、理解语言阶段)”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C
解析:胰头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中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钝痛、胀痛;恶心、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体重减轻;黄疸,皮肤瘙痒、小便色黄、大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样;排便习惯改变、脂肪泻等等。胰头癌的体征主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胆囊、脾肿大,上腹部压痛或包块。出现腹水、腹部包块、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往往提示晚期病变。
8.正确答案 :C
解析:优化组合原则是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合理组合,使不同年龄阶段、个性、特长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是护理人员编设的原则。
9.正确答案 :E
解析:呼吸中枢在延髓,吸气和呼气两组神经元交替兴奋形成呼吸周期。
10.正确答案 :C
解析:肾每日排泄体内固体代谢物30~40g,每溶解1g溶质需15ml水分,故每日尿量至少需500~600ml才能将体内固体代谢物排出体外。
11.正确答案 :C
解析:临床上所指的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超过3.5g,即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12.正确答案 :D
解析:慢性肺心病病人一般经积极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衰便可缓解,无效者,可适当应用利尿剂,但需避免大量利尿引起血液浓缩、痰液黏稠,加重气道阻塞及低血钾症。肺心病使用利尿剂是以缓慢、小量、间歇为原则。当感染控制和呼吸功能改善后,心衰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强心药。最佳答案D。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 :B
解析:甲亢患者高代谢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物质代谢加速,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产热和散热增多,病人常有低热(体温<38℃)、乏力、怕热、多汗;TH可促进肠道糖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原分解,使病人的糖耐量降低;TH可促进脂肪合成、分解与氧化,加速胆固醇合成、转化及排泄,使病人血中总胆固醇降低;TH可加速蛋白质分解导致负氮平衡,病人常有体重下降、消瘦。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正确答案 :E
解析:孕激素的生理功能。(1)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2)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3)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4)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5)兴奋体温调节中枢,有升高体温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6)促进体内水与钠的排泄。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正确答案 :B
解析:子宫内膜增生期:月经后上皮细胞开始从内膜腺体的断端增生,向上覆盖子宫粘膜的表面,约在月经周期第5~9天时,子宫内膜很薄,腺体散在、稀疏、腺管狭窄而直,腺腔面平整。在月经周期第10~14天,内膜变厚呈波纹状,腺体及间质明显增生,腺体数目增多。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 :C
解析:为防止被污染利器(针、刀、其他利器)刺伤,应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针及手术刀等),如使用后针头不回套针头帽,不用手去除针头,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用其他技术除去针头。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锐器盒内。
17.正确答案 :C
解析:预算控制:预算是组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预期取得的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计划工作。预算控制是指通过预算列表的方式,把计划用条理化的数字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管理者不断将实际情况与预算计划对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以达到控制目的的一种控制方法。
18.正确答案 :C
解析:人体的能量来自于三大营养要素,包括糖原、脂肪、蛋白质。糖原储备有限,在饥饿状态下只可供能12小时。蛋白质构成体内组织、器官,没有储备,一旦消耗必定损伤其结构和影响功能。体内脂肪是饥饿时的主要能源。故C正确。
19.正确答案 :C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正确答案 :E
解析:对于因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当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首选手术断流以阻断交通支反常血流达到止血效果。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p90g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