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相关专业考试试题(Q5),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10岁患儿,水肿3个月,在外院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泼尼松治疗4周,现尿蛋白仍+++。患儿直为低盐饮食,间断用呋塞米。3天前出现呕吐、腹泻,1天来患儿开始思食、乏力、嗜睡、血压下降。此患者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A. 尿常规
B. 血常规
C. 头颅CT
D. 血电解压
E. 血气分析
2.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A. 表寒里热
B. 表里俱热
C. 表里俱寒
D. 热郁表里之间
E. 表热里寒
3. [单选题]男,14岁,因受凉后发热、咳嗽,次日出现全身水肿、尿少,血压18/12kPa(135/90mmHg)。血象:Hb82g/L,WBC4.1×10g/L,N0.70,L0.30。尿常规:尿蛋白++,RBC++/HP,WBC5~6个/HP,颗粒管型0~2个/HP,尿比重1.010。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B. 急性肾炎严重病例
C. 急进性肾炎
D. 肾结核
E. 肾病综合征
4. [多选题]《灵枢·百病始生》中"两实相逢,众人肉坚"之"两实"是指( )
A. 邪盛实
B. 正气充实
C. 气血两实
D. 气候正常
E. 里实
5. [单选题]房间隔缺损典型的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
A. 单一
B. 减弱
C. 消失
D. 固定分裂
E. 亢进
6. [多选题]阳明病的外证有( )
A. 身热
B. 汗自出
C. 不大便
D. 不恶寒,反恶热
E. 腹胀满
7. [单选题]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
A. 2.5kg
B. 3.2kg
C. 3.5kg
D. 4kg
E. 4.5kg
8. [单选题]患者感冒后出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治宜
A. 桂枝汤
B. 玉屏风散
C. 白虎汤
D. 麻黄汤
E. 葛根汤
9. [单选题]神经母细胞瘤最早转移部位为
A. 肝转移
B. 肺转移
C. 脑转移
D. 骨髓转移
E. 皮肤转移
10.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内容,下列哪些脏腑是咳证的辨治重点?( )
A. 心
B. 小肠
C. 肺
D. 大肠
E. 胃
11. [单选题]治疗脐湿的方法是:
A. 内服五苓散
B. 内服五味消毒饮
C. 外用龙骨散
D. 外用冰硼散
E. 内服三妙丸
12. [多选题]桂枝加桂汤中“更加桂枝二两”的作用是( )
A. 解肌祛风
B. 调和营卫
C. 平冲降逆
D. 发汗解表
E. 温通心阳
13. [多选题]按《灵枢·水胀》所述,水胀的病证表现有( )
A. 颈脉动
B. 咳
C. 腹大,全身肿
D. 阴股间寒
E. 按其腹,随手而起
14. [单选题]内括约肌松弛反射,其反射弧组成为
A. 脊髓-肠壁神经节细胞-内括约肌
B. 肠压力感受器-肠壁神经节细胞-内括约肌
C. 中枢-脊髓-内括约肌
D. 肠压力感受器-脊髓-内括约肌
E. 中枢-周围-内括约肌
15.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
A. 口渴或口不渴
B. 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C. 发热或不发热
D. 恶寒或不恶寒
E. 烦躁或不烦躁
16. [多选题]肾气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干地黄、山茱萸
B. 茯苓、薯蓣
C. 党参、白术
D. 牡丹皮、泽泻
E. 附子、桂枝
17. [多选题]惊风的成困主要包括
A. 外感时邪
B. 内蕴湿热
C. 气血不足
D. 暴受惊恐
E. 阴液亏虚
18. [单选题]《痹论》痹病痛久的原因是
A. 入脏伤正
B. 留于皮肤间
C. 留连筋骨间
D. 入腑伤气
E. 以上均不是
19.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惊而夺精,汗出于
A. 肾
B. 心
C. 肝
D. 肺
E. 脾
20. [单选题]中毒时催吐的禁忌证为
A. 暴饮暴食者
B. 肢体瘫痪
C. 食用变质、变酸食品
D. 昏迷者
E. 患胃塞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