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初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初级)真题答案+专家解析(R5),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依法防治适用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 《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D.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E.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2. [单选题]下列关于鹦鹉热衣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只感染鹦鹉,不感染人
B. 可引起肺炎
C. 可通过滤器
D. 细胞内生长
E. 最早从鹦鹉体内分离得到
3. [单选题]采集病人血液标本注意的事项是( )。
A. 应在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B. 同一份血液标本应同时作需氧和厌氧培养
C. 厌氧培养有细菌生长,作生化反应亦应在厌氧环境中进行
D. 对疑为波浪热等病人的血液标本应增菌培养到第4周
E. 以上皆是
4. [单选题]PAGE指下列哪一种电泳?( )
A. 火箭电泳
B. 琼脂糖扩散
C.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D. 琼脂糖凝胶电泳
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 [单选题]发现登革热病例后,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 )。
A. 隔离病人
B. 防蚊叮咬
C. 灭蚊
D. 灭鼠
E. 清洁居住环境
6. [单选题]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 霍乱肠毒素
C. 肉毒毒素
D. 白喉外毒素
E. 破伤风痉挛毒素
7. [单选题]ONPG试验主要用于( )。
A. 迟缓发酵木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B. 迟缓发酵蔗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C. 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D. 快速发酵木糖菌株的鉴定
E. 快速发酵乳糖菌株的鉴定
8. [单选题]脉冲场凝胶电泳时细胞的裂解液的主要成分为
A. 0.1mg/mlproteinase K
B. 1%seakem gold
C. 0.1M tris
D. 0.3M boric acid
E. 0.1M shigella sonnei
9. [单选题]Ag、Ab免疫血清学反应主要结合力是
A. 范德互尔斯力
B. 氢键引力
C. 静电引力
D. 疏水基团作用力
E. 热力
10. [单选题]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应做( )。
A. 细菌总数测定
B. 真菌和酵母菌测定
C. 细菌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
D.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E. 大肠菌群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11. [单选题]病毒的培养和扩增除了细胞培养外,还可通过的方法是( )。
A. 动物接种
B. 胎牛血清养殖
C. 基因重组
D. 营养液孵育
E. 组织传代
12. [单选题]用VIDAS自动仪器进行的双抗体夹心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使用校正液
B. 需使用LMO2试剂条
C. 需使用MLE卡
D. 需设阳性对照
E. 需设阴性对照
13. [单选题]我国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菌属是( )。
A. 克雷伯菌属
B. 肠杆菌属
C. 哈夫尼亚菌属
D. 沙雷菌属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效价
A. 2倍增高
B. 3倍增高
C. 4倍增高
D. 5倍增高
E. 7倍增高
15. [单选题]属于卫生部"八项承诺"之一的是( )
A. 实事求是,杜绝虚假
B. 尽力方便患者,主动配合临床
C. 遵守制度、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D. 工作极端负责,准确、及时、安全
E. 拒绝接受患者及其亲友馈赠的"红包"、物品
16. [单选题]属于影像科医师职责的是( )
A. 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得私自使用
B.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
C. 定期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D. 认真做好各项体检的检验和登记工作
E. 负责剧毒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请领工作
17. [单选题]做补体结合试验前血清加热灭活以破坏它所含有的补体,通常羊血清用下列哪一个温度灭活
A. 48℃
B. 58℃
C. 78℃
D. 68℃
E. 88℃
18. [单选题]细胞培养中采用薄膜滤器过滤除菌,最常用的滤膜孔径是
A. 0.6μm
B. 0.45μm
C. 0.22μm
D. 0.7μm
E. 0.1μm
19. [单选题]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试验人员,工作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应采集( )。
A. 全血标本保存
B. 尿液标本保存
C. 血清标本保存
D. 唾液标本保存
E. 血浆标本保存
20. [单选题]在PCR反应中,下列关于引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引物终浓度为0.2~1μmol/L的范围内,PCR的产物量基本相同
B. 引物浓度过高会降低靶序列的扩增量
C. 引物只与靶序列的相应部分结合
D. 引物浓度过高会促进引物错误引导非特异产物合成
E. 引物浓度过高会增加引物二聚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