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级职称模拟考试冲刺试题(T0),更多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哪项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规范( )
A.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 参加专业培训,接收继续医学教育
C. 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D. 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 [单选题]根据Kennedy分类法,双侧下颌中切牙、侧切牙、第二、三磨牙缺失属于
A. 第一类第一亚类
B. 第二类第一亚类
C. 第二类第二亚类
D. 第三类第二亚类
E. 第四类第二亚类
3. [单选题]女,30岁,右侧上颌中切牙、左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缺失,唇侧组织倒凹明显,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确定就位道时一般将模型倾斜的方向是
A. 向后倾斜
B. 向前倾斜
C. 向左倾斜
D. 向右倾斜
E. 不倾斜
4. [单选题]对复合树脂有阻聚作用的水门汀是
A. 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
B. 磷酸锌水门汀
C. 聚羧酸锌水门汀
D. 氢氧化钙水门汀
E. 玻璃离子水门汀
5. [单选题]哪一神经分布于上颌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腭侧牙龈及黏骨膜
A. 上牙槽前神经
B. 上牙槽中神经
C. 上牙槽后神经
D. 鼻腭神经
E. 腭前神经
6. [单选题]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中年女性患者较多
B. 磨牙区颊区颊黏膜多见白色网状条纹
C. 白色网状条纹稠密区域较多发生糜烂
D. 损害多为单侧性
E. 皮肤、指甲、生殖器黏膜均可发生
7. [单选题]以下哪一种水门汀最适合用于深龋保髓和盖髓
A. 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
B. 磷酸锌水门汀
C. 聚羧酸锌水门汀
D. 氢氧化钙水门汀
E. 玻璃离子水门汀
8. [单选题]以下关于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急救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
A. 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无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外界细菌继续侵入
B. 伴发颅脑损伤的病员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暂不作不急需的检查和手术
C. 病员如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应及时作鼻腔或耳道填塞与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D. 对于昏迷伤员,应特别注意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误吸和窒息
E. 对于烦躁不安的伤员,可给予适量镇静剂,但禁用吗啡
9. [单选题]口腔颌面部不易早期发现的肿瘤是
A. 腮腺浅叶肿瘤
B. 下颌下腺肿瘤
C. 舌根部肿瘤
D. 硬腭肿瘤
E. 口底肿瘤
10. [单选题]印膜材料根据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弹性和非弹性印膜材料,根据是否可反复使用分为可逆和不可逆印膜材料,临床常用的藻酸盐印膜材料特点属于
A. 弹性可逆
B. 弹性不可逆
C. 非弹性可逆
D. 非弹性不可逆
E. 热凝固类
11. [单选题]小儿颌下间隙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 牙源性
B. 血源性
C. 医源性
D. 腺源性
E. 损伤性
12. [单选题]三叉神经运动支的功能障碍表现为
A. 张口困难
B. 不能闭口
C. 咬紧牙时,咬肌松弛无力
D. 张口时,下颌偏斜
E. 咬合关系紊乱
13. [单选题]中央性下颌骨骨髓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 体部
B. 升支
C. 角部
D. 喙突
E. 髁突
14. [单选题]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以哪种细菌引起为主
A. 葡萄球菌
B. 链球菌
C. 绿脓杆菌
D. 厌氧菌
E. 大肠杆菌
15. [单选题]下列各项为口角炎常见临床表现,除了
A. 皮肤、黏膜充血
B. 黏膜丘疹
C. 口角湿白
D. 口角皲裂
E. 口角糜烂
16. [单选题]关于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导线就是牙冠的外形高点线
B. 导线就是牙冠最突点的连线
C. 导线就是牙冠的最大周围线
D. 导线是指在确定共同就位道后,分析杆沿基牙的轴面转动一周,画出分析杆与基牙轴面最突点的连线
E. 导线是指牙齿的长轴与水平面垂直,用垂直杆围绕牙冠转动一周,垂直杆与牙冠轴面最突点接触的连线
17. [单选题]舍格伦综合征症状不包括 ( )
A. 口干
B. 涎腺肿大
C. 眼干
D. 甲状腺肿大
E. 泪腺肿大
18. [单选题]下列复合树脂性能特点中,正确的是
A.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的强度火于混合型复合树脂的强度
B. 复合树脂单体的聚合转化率在光照固化后可立即达到100%,无残留单体
C. 延长光照时间,可以非正比例地增加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
D. 延长光照时间,也不能增加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
E. 在树脂基质相同的情况下,填料越多,线胀系数越大
19. [单选题]上齿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后即出现患侧面部肿胀的可能原因是
A. 感染
B. 腮腺导管阻塞
C. 局麻药过敏
D. 翼静脉丛损伤
E. 局麻药注射过量
20. [单选题]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排列在成釉器凹面的基底膜上
A. 外釉上皮层
B. 内釉上皮层
C. 星网状层
D. 中间层
E. 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