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化学检验医学职称正高2024在线题库(X3),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点包括
A. 高球蛋白血症
B. 嗜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
C. 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
D. 家族常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E. 应用免疫增强剂治疗有一定效果,可缓解病情
2. [多选题]均由α和β两个多肽亚基构成,且α亚基高度同源的激素是 (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黑色细胞刺激素
C. 卵泡刺激素
D. 黄体生成素
E. 催乳素
3. [多选题]关于异常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同的异常血红蛋白可引起相应的血红蛋白病
B. 通常血红蛋白病可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
C. 异常血红蛋白病是指珠蛋白链上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
D. 地中海贫血则是指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低
E. 地中海贫血是最少见的单基因病
4. [多选题]理想的诊断试验应具有绝对的( )。
A. 临床敏感度
B. 临床特异度
C. 检测准确度
D. 检测灵敏度
E. 检测精密度
5. [多选题]下列关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时环境温度最好为20~25℃恒温
B. 干化学试剂的胶膜可减少血清内源性物质的干扰
C.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干化学法测定技术的浓度计算
D. 离心式生化分析仪采用同步分析
E.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是单通道
6. [多选题]传统的检测HPV的方法包括
A. 细胞学方法
B. 血液学方法
C. 微生物学方法,如培养
D. 电镜法
E. 免疫学方法
7. [多选题]影响血标本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A. 生理
B. 饮食
C. 药物
D. 溶血
E. 湿度
8. [多选题]与酶法(CHOD-PAP法)测定血清胆固醇无关的酶是 ( )
A. 甘油激酶
B. 胆固醇酯酶
C. 胆固醇氧化酶
D. 甘油氧化酶
E. 过氧化物酶
9. [多选题]目前用于治疗各种血细胞低下症的CK是( )
A. M-CSF
B. GM-CSF
C. G-CSF
D. IL-1
E. EPO
10. [多选题]关于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清除能力
B. 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酒精性肝炎等时,血中胆汁酸浓度无区别地升高
C. 血清CA/CDCA比值可作为胆道阻塞性与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
D. 在回肠切除、炎症等小肠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水平可降低
E. 对确诊的肝病患者,胆汁酸检测与其他常规肝功能试验相比,并不显示优越性
11. [多选题]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包括HbA1a、HbA1b、HbA1c和HbA1d
B. 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C. 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D. 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检测指标
E. 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12. [多选题]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在对该药物耐受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的突变
B. 可通过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
C. 可通过产生一些新的酶类或多肽物质
D. 可通过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E. 此变异为S—R交异
13. [多选题]关于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程为不可逆的
B. 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诱发
C.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减低
D. 骨髓出现巨大原红细胞
E. 粒细胞、血小板数正常,骨髓象中粒红比例为6∶1
14. [多选题]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敏感性高
B. 特异性高
C. 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和肿瘤大小无关
D. 肿瘤标志物浓度和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
E. 以上都是
15. [多选题]钙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有
A. 游离
B. 与蛋白结合
C. 与阴离子形成复合物
D. 与钙调蛋白结合
E. 与钙结合蛋白结合
16. [多选题]血钾浓度与酸碱平衡的相互关系是 ( )
A. 高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B. 低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C. 低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引起高血钾
E. 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引起低血钾
17. [多选题]影响血浆TC水平的因素有
A. 年龄
B. 性别
C. 饮食
D. 遗传因素
E. 其他因素,如缺少运动
18. [多选题]下列疾病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有( )
A. 血清病
B. 输血反应
C. 新生儿溶血
D. 花粉症
E.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19. [多选题]1型和2型糖尿病属于
A. 代谢性疾病
B. 内分泌疾病
C. 遗传性疾病
D. 复杂病
E. 代谢异常仅表现在糖代谢紊乱
20. [多选题]对线粒体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可用于
A. 性别鉴定
B. 个人识别
C. 亲子鉴定
D. 物种鉴定
E. 人类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