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护理学高级职称(副高)优质考试试题(X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9-04   [手机版]    

2024中医护理学高级职称(副高)优质考试试题(X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护理学高级职称(副高)优质考试试题(X8),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痹论》痹病痛久的原因是

A. 入脏伤正
B. 留于皮肤间
C. 留连筋骨间
D. 入腑伤气
E. 以上均不是


2. [单选题]表实证的护理原则是(  )。

A. 辛凉解表
B. 辛温解表
C. 泻下
D. 发汗、泻下
E. 解表、泻下


3. [多选题]开窍法主要适应证是( )

A. 热邪内陷心包
B. 营分热邪扰乱心神
C. 痰浊内蒙机窍
D. 腑实浊气扰神
E. 邪陷厥阴动血痉厥


4. [多选题]据原文,附子汤证可见下列哪些表现( )

A. 手足寒
B. 身体痛
C. 背恶寒
D. 口中和
E. 下利清谷


5. [单选题]《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治温病用凉药,服药宜

A. 凉而行之
B. 温而行之
C. 冷而行之
D. 热而行之
E. 冷热饮之都可


6. [单选题]急性病的服药时间应选择(  )。

A. 1小时1次
B. 2小时1次
C. 3小时1次
D. 4小时1次
E. 5小时1次


7. [单选题]男子“天癸”产生的年岁在

A. 八岁
B. 二八
C. 三八
D. 四八
E. 八八


8. [单选题]热秘的护治法则是(  )。

A. 清热润肠
B. 顺气行滞
C. 益气润肠
D. 养血润燥
E. 温阳通便


9. [单选题]水热互结伤阴的小便不利证,当选用

A. 猪苓散
B. 猪苓汤
C. 茯苓戎盐汤
D. 栝蒌瞿麦丸
E. 滑石白鱼散


10. [单选题]"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A. 寸口、趺阳
B. 尺、寸
C. 寸浮、尺沉
D. 人迎、肤
E. 迟、数


11. [单选题]少阴病中出现"自利而渴"的机理是

A. 少阴下利,阴津受伤
B. 少阴热化,伤津耗液
C. 少阴病阴阳俱虚,阴津不足
D. 寒侵少阴,真阳受困,津不上承
E. 少阴阳虚,水气内停


12. [单选题]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的发黄类型是

A. 湿热发黄
B. 火逆发黄
C. 蓄血重证发黄
D. 寒湿发黄
E. 以上均不是


13. [单选题]在用药护理上,同一年龄,强壮的人比虚弱的人用量稍大,属于( )

A. 因病制宜
B. 因时制宜
C. 因地制宜
D. 因人制宜
E. 因证制宜


14. [多选题]下列经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有( )

A. "生之本,本于阴阳"
B.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C.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D.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E.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15. [单选题]为全身"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 )

A. 三焦
B. 肾
C. 十二经脉
D. 奇经八脉
E. 以上均不是


16. [单选题]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

A. 邪气强盛
B. 气候变化剧烈
C. 正气不足
D. 精神刺激
E. 饮食劳伤


17. [单选题]呕吐清水痰涎者,多属( )

A. 寒证
B. 热证
C. 阴虚
D. 湿热
E. 实热


18. [单选题]肝开窍于( )

A. 目
B. 舌
C. 口
D. 鼻
E. 耳


19. [单选题]苦瓜作为药疗的适应证是(  )。

A. 胃气证
B. 胃阳虚证
C. 脾气虚证
D. 脾阳虚证
E. 胃火炽盛证


20. [多选题]下列对茯苓四逆汤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本方由四逆汤加人参、茯苓组成
B. 加人参壮元气、补五脏、安精神、益气生津
C. 方中四逆汤回阳救逆,以固肾本
D. 方中重用茯苓,取其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渗利水湿
E. 茯苓合人参壮元气、安精神以止烦躁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pdy051.html
  • 下一篇: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护理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X8) 苓桂术甘汤证临床表现是( )患者腰痛发热,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身围动,应兼见何种脉证( )下列哪些情况不可以用热熨法:( )风温症见身热神昏,便秘,感受风邪# 劳累汗出,营卫不和 房事过度,攻下太过# 便溏,大便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