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试题(S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12   [手机版]    

2024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试题(S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试题(S4),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肝在体合( )

A. 爪
B. 脉
C. 肉
D. 骨
E. 筋


2.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所言的肺通调水道理论,对治疗水肿病的方法有重要启迪的是

A. 温阳利水
B. 攻逐水饮
C. 渗淡利水
D. 提壶揭盖
E. 以上均是


3.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胸痹的典型证候是

A. 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B. 咳嗽气喘,不得平卧
C. 心痛彻背
D. 胸闷憋气
E. 胸中刺痛


4. [单选题]下列关于饮食调护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饮食宜清淡卫生
B. 不可偏嗜五味
C. 进食宜缓慢
D. 食后要漱口
E. 食后应边摩腹边卧床休息


5. [多选题]厥逆证可见于( )

A. 乌梅丸证
B. 白虎汤证
C. 栀子豉汤证
D. 茯苓甘草汤证
E. 四逆汤证


6. [多选题]运用温病通下逐邪法的注意点是( )

A. 里热未成实结者不宜盲用
B. 平素体虚者宜攻补兼施
C. 津枯肠燥者忌用通腑泄热法
D. 下后邪气复聚再下应慎
E. 无郁热结滞者不宜盲用


7. [单选题]虚证正气亏虚甚者尤应注意(  )。

A. 积极运动
B. 坚持活动
C. 加大活动量
D. 卧床休息
E. 动静结合


8. [单选题]一指禅推法的手法频率每分钟是(  )。

A. 60次
B. 70次
C. 80次
D. 100次
E. 120次


9. [单选题]属于辛凉解表剂的是( )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银翘散
D. 败毒散、
E. 小青龙汤


10. [多选题]赤石脂禹余粮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

A. 心下痞硬
B. 干呕心烦
C. 下利不止
D. 滑脱不禁
E. 小便短少


11. [多选题]据《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包括( )

A. 强健宗筋
B. 因时制宜
C. 独取阳明
D.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
E. 增强带脉束引功能


12. [单选题]某患者患病数年,现在表现为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 )

A. 神乱
B. 假神
C. 少神
D. 失神
E. 得神


13. [单选题]真热假寒证可采用( )

A. 热因热用
B. 寒因寒用
C. 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E. 反佐法


14. [单选题]据《灵枢·水胀》内容,症见:目窠肿,人迎脉盛,咳喘,腹大,胫肿,阴股间寒等,当属

A. 水胀
B. 肤胀
C. 臌胀
D. 石瘕
E. 水肿


15. [单选题]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和"气虚"时均会出现的症状是

A. 口热舌干
B. 振振洒寒
C. 喉痹
D. 肩背痛
E. 鼽衄


16. [单选题]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 整体观念
B. 辨证论治
C. 同病异治
D. 异病同治
E.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7. [单选题]苦瓜作为药疗的适应证是(  )。

A. 胃气证
B. 胃阳虚证
C. 脾气虚证
D. 脾阳虚证
E. 胃火炽盛证


18. [单选题]给予润燥生津之品的最佳季节是(  )。

A. 春
B. 夏
C. 长夏
D. 秋
E. 冬


19. [单选题]"中焦受气取汁"的"汁"是指( )

A. 胆汁
B. 津液
C. 水液
D. 精液
E. 营气


20. [单选题]温针灸是哪两项疗法的结合( )

A. 针灸与按摩
B. 针刺与按摩
C. 针刺与艾灸
D. 艾灸与药物
E. 针刺与药物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q3n12d.html
  • 下一篇: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S4) 在治疗中身热逐渐上升,曾屡进西药退热剂,咽微痛,舌红,苔薄黄,无失气宜”对“气宜”的解释是《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不包括下列哪项( )阿胶黄芩汤的作用(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