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
A. 苔白腻,脉缓
B. 胸脘痞闷
C. 头重如裹
D. 身热不扬,午后较显
E. 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2. [单选题]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是
A. 解溪
B. 丰隆
C. 上巨虚
D. 足三里
E. 内庭
3. [单选题]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D.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4. [单选题]冠心病患者中有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被称为
A. A型行为类型
B. E型行为类型
C. D型行为类型
D. C型行为类型
E. B型行为类型
5. [单选题]"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的穴位是
A. 内庭
B. 大敦
C. 太白
D. 隐白
E. 关冲
6. [单选题]以下选项,不属于颈椎病分型的是
A. 脊髓型
B. 椎管型
C. 混合型
D. 神经根型
E. 颈型
7. [单选题]“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治用
A. 硝石矾石散
B. 茵陈蒿汤
C. 大黄硝石汤
D. 茵陈五苓散
E. 栀子大黄汤
8. [单选题]外用可拔毒去腐的药物是
A. 砒石
B. 轻粉
C. 硼砂
D. 炉甘石
E. 升药
9. [单选题]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A. 辛
B. 酸
C. 咸
D. 苦
E. 甘
10. [单选题]苏合香丸配伍诃子的用意是
A. 敛肺止咳
B. 利咽开音
C. 敛阴止渴
D. 涩肠止泻
E. 敛气护正
1.正确答案 :E
2.正确答案 :B
解析:丰隆(络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 头痛、眩晕;癞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3.正确答案 :E
解析: 经脉 属、络
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4.正确答案 :A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B
解析:【辩证】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各种急慢性劳损的累积效应,逐渐导致颈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纤维环膨出、破裂,颈椎间隙变窄,椎间韧带损伤、松弛,造成椎体不稳,骨膜受到牵拉和挤压,产生局部微血管破裂与出血、血肿。随着血肿的机化及钙盐的沉着,最后形成骨赘。当突出的椎间盘与增生的骨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使其产生损伤、无菌性炎症、修复后反应等
7.正确答案 :B
解析: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8.正确答案 :E
解析: 升药
功效:拔毒,去腐。
应用:痈疽溃后,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湿疮、黄水疮、顽癣及梅毒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用时,研极细粉末,干掺和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外用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9.正确答案 :E
解析:甘味 能补——补益
能和——和中、调和药性
能缓——缓急止痛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食中毒等。
(
10.正确答案 :E
解析: 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寒痰郁闭心窍所致。治当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芳香开窍醒神,行气解郁化浊,散寒止痛。心主血,以熏陆香活血化瘀,芳香解毒。气主动,以白术健脾益气。辛散耗气,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水牛角清心解毒,兼防辛温燥化。朱砂重镇安神,并制约温燥芳香太过。诸药配伍,以奏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之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q9od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