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可以参与药品经营活动的是
A. 药物研究所的药品检验人员
B. 药品检验机构
C.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药品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
E.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公务员
2. [单选题]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用于解救
A. 铅中毒
B. 汞中毒
C. 磷化锌中毒
D. 苯丙胺中毒
E. 苯巴比妥中毒
3.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于药品采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药店可以从具有药品生产资质的企业购进药品
B. 医疗机构可以从具有药品生产资质的企业购进药品
C. 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另一家具有药品生产资质的企业购进原料药
D. 药品批发企业可以从农村集贸市场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4. [单选题]关于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非处方药应列出主要辅料名称
B. 注射剂应列出全部辅料名称
C. 化学药列出全部活性成分
D. 中成药组方中应列出全部中药药味
5. [单选题]易经乳汁分泌的药物的特征是:
A. 蛋白结合率高
B. 弱酸性
C. 脂溶性大
D. 分子量大
E. 极性强
6. [多选题]《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当载明的内容包括
A. 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姓名
B. 经营方式、经营范围
C. 注册地址、仓库地址
D. 发证日期、发证机关
7. [多选题]肾功能检查项目与结果的临床意义有
A. 血肌酐和尿素氮不能提示肾功能性能
B. BUN值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诊断有特殊价值
C. 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D. BUN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60%~70%已受损害
E.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8. [单选题]可致驾驶员嗜睡、神志低沉的是
A. 东莨菪碱
B. 氯苯那敏
C. 阿米洛利
D. 阿司匹林
E. 亚叶酸钙
9.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可与降钙素发生相互作用的有
A. 含铝剂
B. 维生素D
C. 氨基糖苷类
D. 双膦酸盐类
E. 含镁制剂
10. [单选题]从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又重吸收返回门静脉的现象是
A. 胃排空速率
B. 肠肝循环
C. 首过效应
D. 代谢
E. 吸收
1.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的经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章第七十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和确定的专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机构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药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和确定的专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药品上产经营活动。
2.正确答案 :E
解析:苯巴比妥中毒早期用1:4000高锰酸钾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服药量大者即使超过4~6小时仍须反复洗胃,洗胃后忌用硫酸镁留置胃内,以免镁离子吸收后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3.正确答案 :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但是,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除外。《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对中药饮片管理的规定:严禁医疗机构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违法采购中药饮片调剂使用。故本题选择D。
4.正确答案 :A
解析:药品说明书应当列出全部活性成分或者组方中的全部中药药味。注射剂和非处方药还应当列出所用的全部辅料名称。
5.正确答案 :C
解析:(1)脂溶性高的药物易分布到乳汁中,但母乳中分布的药量不会超过母体摄取量的1%~2%。如地西泮脂溶性较强,可分布到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2)由于乳汁的pH比母体血浆pH值低,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于分布到乳汁中,而酸性药物如青霉素G、磺胺类则不易进入到乳汁中。(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变大,难以通过细胞膜,只有在血浆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药物才能通过细胞膜进行转运和转化。因此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不易分布到乳汁中。如华法林具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因此较少进入乳汁。
6.正确答案 :ABCD
解析:《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当载明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姓名,经营方式、经营范围,注册地址、仓库地址,发证日期、发证机关,有效期、证号、流水号等。故选ABCD。
7.正确答案 :BCDE
解析: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是血清尿素氮和血肌酐,如果二者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8.正确答案 :B
解析:抗过敏药可拮抗致敏物组胺,同时也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引起镇静,服后表现为神志低沉、嗜睡,其强度因个人的敏感性、品种和剂量而异。
9.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降钙素发生相互作用的有:抗酸药和导泻药因常含钙或镁、铁等金属离子而影响本药吸收。(2)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诱发低钙血症。2.给药说明:(1)使用本药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方法如下:取本药10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0.1ml(约1U),观察15分钟注射部位发红超过中度时为阳性。阳性者最好不要使用本药。(2)玻璃和塑料会吸附本药,降低药效,因此在配制后应尽快使用。(3)部分患者(30%~60%)在用药中可能会出现抗体,但仅5%~15%患者会因此而对治疗产生抵抗性。若发现继续治疗无效,可能与抗体产生有关,可换用人降钙素。(4)用药前给予止吐药,或睡前给药,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从小剂量开始在2周内逐渐加量,也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5)鼻喷给药喷压一个剂量后,用鼻深吸气几次,以免药液流出鼻孔,不要立即用鼻孔呼气。鼻腔炎症可加强鼻喷剂的吸收,故慢性鼻炎患者使用气雾剂时应仔细监测。(6)骨转移性肿瘤的高钙血症应用本药治疗后,一般只降低血钙及尿钙,大多数不能减轻骨痛。(7)治疗高钙血症患者时应限制使用钙剂、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治疗高钙血症过程中若出现“脱逸现象”(即血钙在降低后又上升),可加大剂量,也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恢复其降血钙作用。(8)应根据患者血钙、尿羟脯氨酸及不良反应等而调整剂量。(9)发生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予以对症治疗。(10)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耳鸣、眩晕、哮喘等应停药。(11)肌内注射时,注意避开神经及血管,注射时若有剧痛,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反复注射时,应变换注射部位,且应左右交替注射。(12)大剂量短期给药时,少数患者易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术语。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称为胃排空速率。胃排空速率为表观一级速度过程。肠肝循环是指在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重新吸收而返回门静脉的现象。首过效应是指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即是在酶参与之下的生物转化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故本组题答案应为B。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qe5y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