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的相生关系( )。
A. 肝木养心火
B. 肾阳温脾土
C. 脾土助肺金
D. 肾水滋肝木
2. [单选题]被称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经典是( )。
A. 《难经》
B. 《中藏经》
C. 《神农本草经》
D. 《黄帝内经》
3. [单选题]治疗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证,最宜选用的方剂是( )。
A. 越鞠丸
B. 清气化痰丸
C. 失笑散
D. 桂枝茯苓丸
4. [单选题]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朝代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5. [单选题]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喘咳的方剂是( )。
A. 定喘汤
B. 小青龙汤
C. 止嗽散
D. 苓桂术甘汤
6. [单选题]肺主要生理功能是( )。
A. 司呼吸
B. 主血脉
C. 主疏泄
D. 主纳气
7. [单选题]喘证的病位主要在( )。
A. 肝、肺
B. 心、肺
C. 脾、肺
D. 肺、肾
8. [单选题]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A. 心肾
B. 脾胃
C. 肝肺
D. 肺脾
9. [单选题]( )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A. 头痛
B. 恶寒
C. 项强
D. 身体痛
10. [单选题]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属( )。
A. 浮脉
B. 沉脉
C. 迟脉
D. 数脉
1.正确答案 :B
解析: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用五行相生理论解释为:①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②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③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④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⑤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2.正确答案 :D
解析:《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3.正确答案 :A
解析:越鞠丸主治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证。
4.正确答案 :B
解析: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群众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逐渐被传到欧洲和中国的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在国外得到广泛流传和应用。
5.正确答案 :B
解析: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6.正确答案 :A
解析:肺的主要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与肃降;③通调水道;④肺朝百脉、主治节。肝主疏泻、肾主纳气、心主血脉。
7.正确答案 :D
解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
8.正确答案 :B
解析:脾主升清,脾以升为健;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这一过程既受纳又排泄,一升一降,升降相宜,互为因果,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使得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9.正确答案 :D
解析:《伤寒论》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沉脉的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qemq0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