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推拿医学正高真题答案公布(K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20   [手机版]    

推拿医学正高真题答案公布(K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推拿医学正高真题答案公布(K1),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衄血将停可出现哪些脉症?( )

A. 尺脉浮
B. 晕黄去
C. 目睛晕黄
D. 目睛慧了
E. 脉数而有热


2. [单选题]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宜用

A. 小承气汤
B. 桂枝汤
C. 桂枝加附子汤
D. 小柴胡汤
E. 大柴胡汤


3. [多选题]推拿的古称包括( )

A. 导引
B. 按摩
C. 按扤
D. 跷摩
E. 挢引


4.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治血痹"阴阳俱微"的方剂是

A. 薯蓣丸
B. 肾气丸
C. 黄芪桂枝五物汤
D. 天雄散
E. 小建中汤


5. [多选题]心痹的症状表现有( )

A. 心下鼓
B. 喘
C. 咽干
D. 恐
E. 心下崩


6. [单选题]猪苓汤证“心烦不得眠”的机理是。

A. 肾水不足,心火上亢
B. 阴虚热扰,心神不宁
C. 余热未清,留扰胸膈
D.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E. 以上都不是


7. [多选题]下例哪两个措施是预防小儿遗尿的适宜方法

A. 充分剧烈的昼间活动,有利于小儿入睡
B. 养成良好排尿习惯及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勿使其过度疲劳
C. 夜间不要叫醒小儿
D. 少吃或不吃流质食品
E. 经常地、反复地提醒小儿不要尿床


8. [多选题]风温热炽阳明主要症状是( )

A. 大热渴饮
B. 汗出
C. 脉大
D. 心烦
E. 苔黄燥


9. [多选题]运推法的操作频率是

A. 200-300次
B. 100-200次
C. 150-200次
D. 280-350次
E. 80-120次


10. [多选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拉伤或部分撕裂的患者,其临床表现是

A. 膝内侧疼痛
B. 抽屉试验阳性
C. 局限性肿胀
D. 膝关节的超关节外翻活动
E. 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


11. [多选题]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

A. 吴又可
B. 叶天士
C. 陈平伯
D. 薛生白
E. 王孟英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实证腹满的特点( )

A. 腹皮绷急
B. 腹满时减,复如故
C. 腹满减不足言
D. 腹满呈持续性
E. 腹满拒按


13. [单选题]《水胀》认为出现腹大身尽肿、皮厚、按之凹陷不起、腹色不变者,其病证当属

A. 肤胀
B. 鼓胀
C. 水胀
D. 肠覃
E. 气胀


14. [单选题]症见壮热烦躁,口渴引饮,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赤苔黄燥,脉洪数等,其首选的方剂为

A. 余氏清心凉膈散
B. 凉营清气汤
C. 清瘟败毒饮
D. 加减玉女煎
E. 五味消毒饮


15.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 恶寒与否
C. 恶风与否
D. 汗出与否
E. 头痛与否


16. [多选题]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中,反映其水饮内停的主要表现有( )

A. 胸胁满微结
B. 往来寒热
C. 小便不利而渴
D. 不呕
E. 但头汗出


17. [多选题]推拿治疗胆绞痛的治则是

A. 舒肝理气
B. 调理肝肾
C. 舒筋通络
D. 滑利关节
E. 解痉止痛


18. [单选题]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病机是

A. 热盛于里,邪热下迫大肠
B. 重在表证未解,外邪内迫肠道而下利
C. 太阳少阳合病
D. 大肠滑脱不禁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天寿过度"的原因是

A. 肾气有余
B. 三阳脉盛
C. 气机畅通
D. 天癸未竭
E. 肾气实


20. [单选题]刚痉、柔痉的临床鉴别点是

A. 口渴与口不渴
B. 发热无汗与发热汗出
C. 恶风与不恶风
D. 发热与不发热
E. 抽搐有力与无力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qmjxn7.html
  • 下一篇:推拿学正高2024在线题库免费练习(K2) 常用手法有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面色萎黄,饮食不思,小便不利,脉弦细,不欲食饮”属烂喉痧之逆证可见( )临床上最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是揉法操作时应摩腹 直擦督脉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