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针灸(副高)2024在线题库实战练习(C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05   [手机版]    

针灸(副高)2024在线题库实战练习(C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副高)2024在线题库实战练习(C6),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针灸治疗青光眼实证多采用

A. 针灸并用
B. 只灸不针
C. 只针不灸
D. 先针后灸
E. 先灸后针


2. [单选题]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

A. 干姜、白术、人参、炙甘草
B. 干姜、白术、附子、炙甘草
C. 干姜、蜀椒、人参、饴糖
D. 生姜、大枣、人参、吴茱萸
E. 白术、人参、茯苓、炙甘草


3. [单选题]关于胁痛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肝郁者,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辅以任脉、背俞穴
B. 湿热者,取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C. 瘀血者,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辅以足太阴、背俞穴
D. 阴虚者,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
E. 毫针或用补法或用泻法


4. [单选题]下列何项与麻子仁丸方义不符

A. 麻子仁润肠通便
B. 大黄通便泄热
C. 芍药养阴和里
D. 杏仁降气润肠
E. 枳实、厚朴行气宽中


5. [单选题]逍遥散的功效为

A.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B. 疏肝健脾,行气止痛
C. 清利肝胆,和胃化痰
D. 透邪解郁,理气疏肝
E. 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6. [多选题]烂喉痧之逆证可见( )

A. 丹痧密布,急现急隐
B. 疹色深黑
C. 咽喉糜烂甚
D. 神志昏谵
E. 脉细数


7. [单选题]治疗咳喘气短,动则加剧,咳声低怯,痰液清稀,畏风自汗,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濡细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支正
B. 天枢
C. 足三里
D. 风门
E. 心俞


8. [多选题]《灵枢·本神》所言,肝病病症的特点有( )

A. 狂妄不精
B. 阴缩挛筋
C. 胁骨不举
D. 毛悴色夭
E. 多死于秋


9. [单选题]治湿热痢疾应首选:

A. 黄芩
B. 黄柏
C. 马齿苋
D. 龙胆草
E. 黄连


10. [多选题]太渊的特点是

A. 肺经原穴
B. 肺经腧穴
C. 肺经络穴
D. 主治无脉症
E. 八会穴之脉会


11. [单选题]患者因身劳汗出,常衣里冷湿,日久腰部酸楚冷痛,身体沉重,腰重如带五千钱;但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治宜

A. 甘草干姜汤
B.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C. 苓桂术甘汤
D. 甘姜苓术汤
E.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2. [多选题]具行气之功的药物是

A. 草果
B. 厚朴
C. 砂仁
D. 白豆蔻
E. 草豆蔻


13. [多选题]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基本处方用穴是

A. 足三里
B. 内关
C. 膏肓
D. 大椎
E. 肾俞


14. [单选题]对十二经别描述正确的是:

A.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正经别出
B. 十二经别均上行至头项部
C. 十二经别从正经分出后,最终合于本经经脉
D. 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出、入、离、合
E.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15. [单选题]具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功用的方剂是

A. 复元活血汤
B. 血府逐瘀汤
C. 失笑散
D. 生化汤
E. 七厘散


16. [单选题]病人全目赤肿者,属

A. 心火亢盛
B. 肺火炽盛
C. 肝经风热
D. 脾有湿热
E. 肝胆失疏


17. [单选题]组成药物中有五味子、酸枣仁、柏仁的方剂是

A. 朱砂安神丸
B. 天王补心丹
C. 芍药汤
D. 归脾汤
E. 酸枣仁汤


18.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亡阳的表现( )

A. 汗出热而咸
B. 面赤肢温
C. 脉浮数而空
D. 口渴饮冷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治疗皮肤疣常选( )

A. 隔附子灸
B. 非化脓灸
C. 化脓灸
D. 隔蒜灸
E. 灯火灸


20.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与阴跷脉循行最为密切的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少阳胆经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r2p9g7.html
  • 下一篇:(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学副高高级职称人机对话考试试题(C6) 背生痈肿,红肿焮痛,苔薄白,脉数有力者。治宜选用( )根据他经子母补泻法,肺经虚证应取俞穴中的心俞是醋制的作用有提插补泻的补法是太冲、期门# 丰隆、公孙 天枢、梁门 外关、大椎 脾俞、三阴交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