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们"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疼痛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们包括( )。
A. 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B.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 白细胞、血小板、稳定的凝血因子
D. 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E. 血小板、淋巴细胞、凝血因子Ⅶ
[多选题]需要延长抗结核疗程的结核性腹膜炎是
A. 渗出型
B. 粘连型
C. 增殖型
D. 混合型
E. 干酪型
正确答案 :BE
解析:对一些具有对结核杆菌耐药危险因素的病人,需要采用3种或4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有: (1)既往曾接受过抗结核药物的治疗。 (2)未完成原定抗结核治疗方案、不规则用药、或疗程不足。 (3)来自一些原发耐药结核杆菌株发生率超过50%的地区病人,或与其密切接触者。 (4)伴有HIV感染的病人。 (5)患粘连型伴渗出或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人。
[单选题]初产妇,孕40周临产,规则宫缩12小时,破膜10小时,肛检宫口开大5cm,先露+0.5。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
A. 正常活跃期
B. 正常潜伏期
C. 潜伏期延长
D. 胎膜早破
E. 第一产程延长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上皮癌主要的区别是( )
A. 阴道转移结节
B. 细胞异型性
C. 有绒毛结构
D. 浸润肌层
E. 出血坏死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关于生物技术药物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 在酸碱环境或体内酶存在下极易失活
B. 体内生物半衰期较长,从血中消除慢
C. 生物技术药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D. 易透过胃肠道黏膜吸收,多为口服给药
E. 临床使用剂量小、药理活性高
正确答案 :BD
解析:生物技术药物绝大多数是生物大分子内源性物质,即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临床使用剂量小,药理活性高,副作用少,很少有过敏反应。但这类药物稳定性差,在酸碱环境或体内酶存在下极易失活;分子量大,时常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很难透过胃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层,故吸收很少,不能口服给药,一般只能注射给药,这对于长期给药的患者而言,是很不方便的;另外很多此类药物的体内生物半衰期较短,从血中消除较快,因此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短,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多选题]妇女产后大出血,经治血止,刻下头目昏眩,面色无华,四肢抽搐,项背强急,神疲乏力,舌淡红,脉弦细,治疗选用
A. 大定风珠
B. 四物汤
C. 羚羊钩藤汤
D. 当归补血汤
E. 八珍汤
正确答案 :AB
解析:产后大出血所致的阴血亏虚证,治疗选用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前方以补血为主,用治血虚血滞,筋脉失养证;后方滋液育阴,柔肝熄风,适用于热灼真阴,阴血亏虚,虚风内动证。
[多选题]关于D值与Z值的正确表述有
A. D值大,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差
B. D值大,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强
C. Z值系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减少到原来的1/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D. 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10%所需的时间
E. 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
正确答案 :BCE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D值与Z值的含义。D值是微生物的耐热系数。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即使之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要的时间。D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D值不同。Z值即灭菌温度系数。系指使某一微生物的D值下降一个对数单位、灭菌温度应升高的值(℃),通常取10℃。故本题答案应选BCE。
[单选题]目前,对早期胃癌检查的最佳组合是
A. 胃镜+PET
B.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CT
C.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胃镜
D.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超声
E.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MRI
正确答案 :C
解析:胃癌诊断主要依赖X线钡剂检查和胃镜加活检。
[单选题]患儿,女性,6岁,第一恒磨牙已经完整萌出,窝沟较深,医生决定对该牙进行封闭。在清洁牙面,采用含磷酸的凝胶酸蚀后,至少需要用水枪加压冲洗牙面多长时间
A. 10~15秒
B. 5~10秒
C. 40~60秒
D. 5秒内即可
E. 20~30秒
正确答案 :A
解析:酸蚀后,要求将牙面上的酸液完全祛除,所以至少需要用水枪加压冲洗牙面10~15秒,如用含磷酸的凝胶酸蚀则冲洗时间应加倍。
[单选题]喘证的最主要辨证要点为( )
A. 辨气血
B. 辨阴阳
C. 辨部位
D. 辨寒热
E. 辨虚实
正确答案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