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肝浊音界消失常见于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17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肝浊音界消失常见于"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肝浊音界消失常见于

A. 膈下脓肿
B. 急性重型肝炎
C. 急性胃肠穿孔
D. 肝癌
E. 肺气肿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潜在致癌物是指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

A. 尚无资料表明有致癌性
B. 有限资料表明有致癌性
C. 部分资料表明有致癌性
D. 不充分资料表明有致癌性
E. 充分资料表明有致癌性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哪项与受体的性质不符

A. 各类激素有其特异性的受体
B. 各类生长因子有其特异性受体
C. 神经递质有其特异性受体
D. 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
E. 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食物中毒暴发流行时,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都表现出有毒食物食用史与食物中毒发生的因果联系,这种建立病因假说的思维方法属于

A. 求同法
B. 类推法
C. 共变法
D. 求异法
E. 排除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3.此题属于流行病学中病因判断方法的内容,归纳病因假说的规则:①求异法:在相似事件(事件)之间找不同点(重要的差异);②求同法:对不同的场合或事物,找它们的共同点;③共变法:寻找事件(事件)间的量变关系;④排除法:把已知事件(事件)间的联系去除,寻找剩余事件(事物)间的联系。以第2小题为例我们来分析,一组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肝癌发病率远远高于另一组人群(无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肝癌的发病率,寻找这两组人群中存在的不同点(差异)→乙肝病毒感染,这种思维方法符合求异法的规则,所以答案D是最佳答案。


[单选题]关于麻风分枝杆菌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经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机体
B. 抗麻风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C. 抗酸阳性、细长略带弯曲的细菌
D. 可在体外用人工培养基培养
E. 根据临床表现多分为瘤型和结核样型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抗结核作用强,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药物是

A. 利福平
B. 对氨基水杨酸
C. 吡嗪酰胺
D. 链霉素
E. 乙胺丁醇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碘在体内主要参与下列哪种激素的合成

A. 肾上腺素
B. 甲状腺素
C. 抗利尿激素
D. 雌激素
E. 胰岛素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小儿出生后,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 婴儿期
B. 幼儿前期
C. 幼儿期
D. 学龄前期
E. 学龄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婴儿期特点:(1)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迅速。一年中身长比出生时增加50%,体重增加2倍;1周岁时运动发育已达到有利于接触周围人物的水平,如能用拇指对示指捏小物品,并能听懂一些话和有意识地发音。(2)对蛋白质和能量需求相对较高,若供给不足,易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落后。由于消化和吸收功能尚不健全,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3)由于从母体所获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尚不完善,易患感染性疾病。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rj3v0n.html
  • 下一篇: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下列现象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表现,除了聚合酶链反应可表示为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所谓医学模式是指酒精可引起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氯乙烯可引起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类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