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环境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真题答案公布(H5),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清洁生产是指( )
A. 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
B. 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
C. 清洁的生产过程
D. 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
E. 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气滞便秘的主症是( )
A.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B. 大便秘结,临厕努挣乏力
C. 大便秘结,面色无华
D. 大便干结,欲便不得
E.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3. [单选题]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 平均数越大和标准差越大
B. 平均数越大和标准差越小
C. 平均数越小和标准差越小
D. 平均数越小和标准差越大
E.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4. [多选题]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系列包括 ( )
A. 化妆品卫生标准
B. 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
C.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D.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E. 化妆品微生物学标准检验方法
5. [单选题]致畸试验使用的最高剂量一般不超过该受试物LD50的
A. 1/2
B. 1/4
C. 1/6
D. 1/8
E. 1/10
6. [单选题]影响外源性化学物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胃肠道内pH值
B. 血浆蛋白质水平
C. 体内各种屏障
D. AC正确
E. BC正确
7. [单选题]下列几条解释中,哪一条不是硒的毒作用机制( )
A. 自由基形成
B. 酶活性抑制
C. S-腺苷蛋氨酸耗损
D. 产生活性氧
E. 遗传性状突变
8.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 )
A. 毒理学指标
B. 感官性状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
C. 细菌学指标
D. 放射性指标
E. 流行病学指标
9.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卫生服务研究内容的是
A. 卫生系统研究
B. 卫生工作研究
C. 医疗预防效果评价
D. 行为医学研究
E. 医疗技术研究
10. [单选题]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法人或负责人负有哪些方面的卫生管理责任( )
A. 成立卫生管理机构,配备卫生管理人员
B. 组织制定危害健康事故预案
C. 加强禁烟控烟管理
D. 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
E. 以上均是
11. [单选题]"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准,但它不是安全与否的绝对界限"。与这句话的含义相符合的是
A.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绝对不安全的
B.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安全的
C.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只是相对安全的
D. 即使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最高容许浓度的要求,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E. 即使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符合最高容许浓度的要求,也不一定不安全
12. [单选题]能长期或永久保存血清的温度条件是
A. 4℃
B. -10℃
C. -20℃
D. -40℃
E. -70
13. [单选题]复氧作用是指 ( )
A. 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B. 水中氧为不饱和状态时,空气氧不断地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C. 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D. 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空气中氧不断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E. 地面水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所含的氧量
14. [单选题]在推拿手法中,常与搓法、捻法一同配合运用,组成治疗中的结束手法的是( )
A. 推法
B. 捏法
C. 抖法
D. 摇法
E. 拿法
15. [单选题]土壤中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实质是( )
A. 有机物无机化的过程
B. 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过程
C. 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
D. 有机物的有氧分解过程
E. 有机物的硝化阶段
16. [单选题]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最大
A. LD0
B. LD01
C. LD50
D. LD99
E. LD100
17. [多选题]标准的作用是
A. 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B. 是生产建设的技术依据
C. 是质量、认证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D. 是社会管理的技术依据
E. 是行政执法的技术依据
18. [单选题]两所等级和规模均相同的医院,比较某年疾病的治愈率时发现:两医院的总治愈率相差很大,其原因应该是
A. 两所医院对预后的诊断标准不一致
B. 两所医院各型病人构成相差悬殊
C. 两所医院医疗技术相差悬殊
D. 两所医院医疗设备相差悬殊
E. 两所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同
19. [单选题]下列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是( )
A. 护肤类
B. 育发、染发类
C. 益发类
D. 美容修饰类
E. 口腔卫生用品
20. [单选题]排毒系数考虑了污染物的( )
A. 排放量
B. 慢性毒作用阈浓度
C. 排放标准
D. 排放量和慢性毒作用阈浓度
E. 排放量和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