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专项练习题库(V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10   [手机版]    

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专项练习题库(V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护理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专项练习题库(V3),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始于( )

A. 近代
B. 唐朝
C. 15世纪
D. 16世纪
E. 宋元时期


2.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指的是

A. 粪便和尿液
B. 水道中的阴液
C. 化生的精血津液
D. 浓厚的营养物质
E. 痰饮等病理产物


3. [多选题]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秋燥阴伤的特点是( )

A. 先伤肺津
B. 先伤胃液
C. 次伤胃液
D. 次伤肺胃阴津
E. 终伤肝血肾阴


4. [单选题]"既病防变"不仅是指对疾病进行早期治疗,还包括对疾病( )

A. 早期用药
B. 早期预防
C. 早期诊断
D. 早期宣教
E. 早期隔离


5. [单选题]肝病的虚证重在补益(  )。

A. 气、血
B. 阴、阳
C. 阴、血
D. 气、阴
E. 阳、气


6. [单选题]肾病临床最常见的主症为( )

A. 耳鸣
B. 眩晕
C. 水肿
D. 小便短少
E. 腰膝酸软


7. [多选题]温病固脱法主要指:( )

A. 益气摄血法
B. 益气敛阴法
C. 收涩固脱法
D. 回阳固脱法
E. 以上都不是


8.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所述,脾咳的症状有( )

A. 右胁下痛
B. 背痛
C. 肩痛
D. 咳吐涎沫
E. 活动受限


9. [单选题]"金水相生"说明哪两脏的关系( )

A. 心与肾
B. 肝与肾
C. 脾与肾
D. 肺与肾
E. 肝与肺


10. [多选题]清营凉血法的作用是:( )

A. 清营泄热
B. 清热燥湿
C. 滋养阴液
D. 通络散血
E. 凉血解毒


11. [单选题]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法,适用于(  )。

A. 表热证
B. 虚热证
C. 假热证
D. 表实证
E. 里实热证


12. [多选题]烂喉痧临床特征为( )

A. 急性发热
B. 头面红肿
C. 咽喉肿痛糜烂
D. 杨梅舌
E. 肌肤丹痧


13. [单选题]牡蛎泽泻散证的病机是

A. 病后脾阳虚弱,运化失职,水气内停
B. 病后肾阳虚衰,寒水泛滥
C. 病后心阳不足,水湿内聚
D. 病后气化不利,湿热壅滞,水气不行
E. 病后余邪未尽,邪与水结于胸隔脘腹


14. [单选题]肝在志为( )

A. 魂
B. 怒
C. 悲
D. 喜
E. 恐


15. [单选题]大头瘟头面红肿疼痛的病机是

A. 邪毒上犯清窍
B. 风热侵袭肺卫
C. 胃火上炎头面
D. 肺胃热毒上攻头面
E. 风邪犯表


16. [多选题]治疗湿温,可根据湿邪所在的部位分别采用( )

A. 理气
B. 苦燥
C. 宣化
D. 渗淡
E. 清泄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加大黄汤证的共有症状( )

A. 发热
B. 但头汗出
C. 腹满
D. 腹痛
E. 便秘


18. [多选题]肺痈与肺痿的鉴别主要有哪些症状( )

A. 胸痛与不痛
B. 吐浊唾与涎沫
C. 脉数实与虚数
D. 息粗与息微
E. 咳嗽与不咳


19.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20. [单选题]《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作用是

A. 宣散
B. 通泄
C. 呕吐
D. 发泄
E. 发热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ro0opn.html
  • 下一篇:2024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副高卫生职称专项练习考试试题(V3) 肠痹的症状有( )《饮膳正要》的著者是(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论,未婚。咳嗽、胸痛、低热8个月,入夜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把食疗放在药疗之上的医家是(  )。一指禅推法的手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