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医学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真题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T9),更多口腔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牙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称
A. 牙龈炎
B. 牙周炎
C. 冠周炎
D. 牙髓炎
E. 根尖周炎
2.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3. [单选题]关于义齿软衬技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旧义齿软衬应尽可能采用直接法
B. 间接法软衬比直接法软衬准确度高
C. 间接法软衬材料物理性能优于直接法软衬材料
D. 直接法软衬材料厚度必须大于2mm
E. 间接法软衬材料厚度应小于1mm
4. [单选题]对熔模进行包埋时,熔模应放置的正确位置是
A. 位于铸圈上部的2/5处
B. 位于铸圈下部的2/5处
C. 位于铸圈上部的1/5处
D. 位于铸圈下部的1/5处
E. 位于铸圈中部
5.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6. [单选题]以下不是金属全冠的优点的是
A. 固位力强
B. 便于恢复符合生理要求的咬合、邻接关系
C. 便于恢复轴面良好的外形
D. 金属颜色美观
E. 龈边缘和牙体组织更为密合
7. [单选题]间隙卡环连接体与模型组织面之间保持的距离约为
A. 0.1mm
B. 0.2mm
C. 0.3mm
D. 0.4mm
E. 0.5mm
8. [单选题]琼脂印模材料转变成凝胶的温度为
A. 36~40℃之间
B. 60~70℃
C. 70~80℃
D. 80~90℃
E. 100℃
9. [单选题]拔牙患者,血压高于多少时,应先治疗高血压
A. ≥18.6/12kPa
B. ≥21.3/12.7kpa
C. ≥24.0/13.3kPa
D. ≥26.7/16.0kPa
E. ≥33.8/15.6kPa
10. [单选题]恒切牙及尖牙的牙胚发生时间是
A. 胚胎2个月
B. 胚胎4个月
C. 胚胎5个月
D. 胚胎10个月
E. 6岁
11. [单选题]牙列拥挤分三度,其中Ⅰ度拥挤是
A. 间隙相差2~4mm
B. 间隙相差4~8mm
C. 间隙相差8mm以上
D. 间隙相差3~5mm
E. 间隙相差3mm以内
12. [单选题]龋病是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下列哪项为主要因素
A. 细菌
B. 牙菌斑
C. 食物
D. 牙所处环境
E. 时间
13. [单选题]模型灌注后适宜的脱模时间为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6~8小时
D. 12小时
E. 24小时
14. [单选题]对于常用水门汀的主要组成,错误的是
A. 氧化锌+丁香油→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
B. 氧化锌+正磷酸→磷酸锌水门汀
C. 氧化锌+聚丙烯酸→聚羧酸锌水门汀
D. 硅酸铝玻璃粉+正磷酸→玻璃离子水门汀
E. 氢氧化钙+螯合剂→氢氧化钙水门汀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牙髓的基本功能
A. 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
B. 丰富的侧支循环使牙髓损伤后能很快恢复
C. 有感觉神经纤维传导痛觉
D. 成牙本质细胞及结缔组织成分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反应
E. 管系统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提供营养成分
16. [单选题]在调拌模型材料过程中,调拌时间过长或中途加水再调拌产生的主要不良后果是
A. 容易产生气泡
B. 降低抗压强度
C. 使模型表面粗糙
D. 造成脱模困难
E. 降低流动性
17. [单选题]下列有关轴面凸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牙冠唇、颊、舌面凸度过大,易引起牙龈废用性萎缩
B. 牙冠唇、颊、舌面凸度过小,易引起牙龈创伤性萎缩
C. 邻面凸度的大小,不影响牙龈健康
D. 邻面凸度不良,不利于牙齿的稳固
E. 良好的邻面凸度,可防止食物嵌塞
18. [单选题]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基底冠厚度至少为
A. 0.1mm
B. 0.3mm
C. 0.5mm
D. 1mm
E. 2mm
19. [单选题]CAD/CAM系统的外部设备主要构成是
A. 计算机、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计算机辅助制作部分
B. -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计算机辅助制作部分、数控软件
C. 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计算机辅助制作部分
D. 计算机、三维测量装置、数控机床
E. 三维测量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计算机辅助制作部分
20. [单选题]根据精密附着体的放置部位分类,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冠内附着体
B. 冠外附着体
C. 牙根和牙根内纽扣式附着体
D. 固定式附着体
E. 根面内附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