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卫生正高模拟考试试题(T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24   [手机版]    

2024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卫生正高模拟考试试题(T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卫生正高模拟考试试题(T6),更多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在生长发育评价中,曲线图法可评价

A. 体型
B. 发育水平
C. 发育速度
D. 发育趋势
E. 发育匀称度


2. [单选题]胁痛发病中的主要因素是( )

A. 肝郁
B. 湿热
C. 血瘀
D. 肝阴不足
E. 肝阳上亢


3. [单选题]中风之发生,根本在于( )

A. 气虚、气逆
B. 肝火、心火
C. 风痰、湿痰
D. 肝肾阴虚
E. 肝风、外风


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黄疸的主要病机的是( )

A. 脾失健运
B. 肝失疏泄
C. 肾气不足
D. 湿浊中阻
E. 胆汁外溢


5. [单选题]地龙可用于( )

A. 胃寒呕吐
B. 心悸失眠
C. 肝郁胁痛
D. 痰鸣喘息
E. 肾虚尿频


6. [多选题]对儿童行为进行指导时应注意

A. 尽快与儿童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B. 允许儿童保持现时的自然状态
C. 尊重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D. 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言语要马上进行指导纠正
E. 尽量减少指导的次数


7. [多选题]经络学说的产生与下列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熨法
B. 针灸
C. 气功
D. 推拿
E. 敷药


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中风病机不包括( )

A. 虚
B. 火
C. 积滞
D. 风、痰
E. 气、血


9. [单选题]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

A. 脾虚湿盛
B. 寒湿中阻
C. 脾胃虚弱
D. 湿热内蕴
E. 黄疸


10. [多选题]引起口吃的原因有

A. 精神创伤
B. 模仿
C. 幼儿患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等传染病
D. 脑部受创伤,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减退
E. 自幼生活在单调、很少有言语往来的环境中


11.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立即起针
B. 卧床时头部抬高
C. 饮适量温水或热茶
D. 针刺人中穴
E. 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12. [多选题]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

A. 足太阴经
B. 足少阴经
C. 足阳明经
D. 任脉
E. 足厥阴经


13. [多选题]学校教学楼的楼梯合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A. 便于行走
B. 保证学生安全
C. 便于疏散
D. 美观
E. 造价低廉


14.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A. 和胃
B. 补气
C. 养血
D. 活血化瘀
E. 补阳


15. [单选题]牙龈红肿疼痛是因为( )

A. 心火上炎
B. 肝火上炎
C. 肾阴不足
D. 肾阴涸竭
E. 胃火上炎


16. [单选题]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 )

A. 印堂穴
B. 神庭穴
C. 大椎穴
D. 百会穴
E. 关元穴


17. [多选题]评价人体功能的指数有

A. 握力指数
B. 身高胸围指数
C. Rohrer指数
D. BMI指数
E. 肺活量指数


18. [单选题]患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其治法是( )

A. 益气养血
B. 补肾宁心
C. 养心安神
D. 解郁化痰
E. 疏肝解郁


19.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佐药"功用范畴的是( )

A. 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B. 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C. 调和诸药药性
D. 针对某些症状发挥作用
E. 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20. [多选题]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促激素包括

A. 生长激素
B. 促甲状腺激素
C. 催乳素
D. 促肾上腺素
E. 促卵泡激素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ro2747.html
  • 下一篇: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卫生正高2024冲刺密卷解析(T6) 不属于风水泛滥证水肿的表现的是( )能促进机体生长的激素有下列说法正确的为青春期身体素质发育有明显的阶段性,涉及的脏腑有( )红舌兼见苔黄厚,这种关系体现为( )下列选项中,对新生儿要注意保暖,新生儿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