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加血提分考试试题(AF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11-20   [手机版]    

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加血提分考试试题(AF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加血提分考试试题(AF5),更多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与女子胞功能密切相关的脏是

A. 心
B. 肺
C. 肝
D. 脾
E. 肾


2. [多选题]利水渗湿药中,能用治肺热咳嗽的药物是

A. 薏苡仁
B. 冬瓜仁
C. 虎杖
D. 车前子
E. 石韦


3. [多选题]知母有何功效,可用治壮热、烦渴、脉洪大等

A. 清热凉血
B. 清热泻火
C. 滋阴润燥
D. 除烦止呕
E. 除烦止渴


4. [多选题]出现下列哪些症状,可用大承气汤攻下( )

A. 短气腹满而喘
B. 大便硬
C. 微发热恶寒
D. 手足濈然汗出
E. 潮热


5. [多选题]雷公藤的功效有

A. 祛风除湿
B. 活血通络
C. 消肿止痛
D. 杀虫解毒
E. 除湿和胃


6. [多选题]黄连、黄芩、黄柏三药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药皆为苦寒之品,尤以黄连为最
B. 共同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C. 都可以治疗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
D. 黄芩偏泻上焦火,黄连偏泻胃火,黄柏偏泻下焦火
E. 三药常相须为用


7. [多选题]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着痹"的辨证依据是( )

A. 肢节酸痛
B. 肢节剧痛
C. 肢节重痛
D. 疼痛游走无定处
E. 重痛不移


8. [多选题]关于南、北沙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共同功效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B. 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力强
C. 南沙参还可以补气化痰
D. 都可以养心阴,清心热
E. 都可以治疗内热消渴


9. [多选题]神曲用治食滞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是取其什么功效

A. 健脾开胃
B. 行气止痛
C. 清热燥湿
D. 化痰除痞
E. 和中止泻


10. [多选题]苦味药的作用是

A. 清泄火热
B. 通泄大便
C. 降泄气逆
D. 燥湿、坚阴
E. 散结


11. [多选题]原文中关于坏病的治则,包括有

A. 观其脉证
B. 知犯何逆
C. 以法治之
D. 随证治之
E. 辨证论治


12. [多选题]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均可以选用

A. 荆芥
B. 生姜
C. 防风
D. 桂枝
E. 薄荷


13. [多选题]仲景论虚寒性腹满的主要脉症是

A. 趺阳脉微弦
B. 腹满时减,复如故
C. 按之不痛
D. 按之心下满痛
E. 温温欲吐


14. [多选题]下列真武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A. 若咳,加五味子、细辛、生姜
B. 若小便利,去茯苓
C. 若心悸,加桂枝
D. 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
E. 若呕,去附子,加半夏


15. [多选题]滑石用治暑湿、湿温,是取其什么功效

A. 利水湿
B. 化湿
C. 收湿敛疮
D. 行气
E. 解暑热


16. [多选题]大小陷胸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病变范围大,从心下至少腹,后者病变范围小,正在心下
B. 前者是水热互结,后者是痰热互结
C. 前者疼痛按之石硬,后者按之始痛
D. 前者见发狂,后者见如狂
E. 前者脉沉紧,后者脉浮滑


17. [多选题]下列证候中,哪项是陈皮的主治证

A. 肝郁胁痛
B. 湿痰咳嗽
C. 风痰咳嗽
D. 寒痰咳嗽
E. 胃热呕吐


18. [多选题]《灵枢·百病始生》中"两实相逢,众人肉坚"之"两实"是指( )

A. 邪盛实
B. 正气充实
C. 气血两实
D. 气候正常
E. 里实


19. [多选题]椿皮的主治病证是

A. 赤白带下
B. 久泻久痢,湿热泻痢
C. 脾虚湿盛之泄泻
D. 崩漏经多,便血痔血
E. 蛔虫腹痛,疥癣瘙痒


20. [多选题]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是

A. 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B. 传音作用
C. 引流作用
D. 防声作用
E. 防止逆行性感染的功能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ro3907.html
  • 下一篇:正高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真题题库(AF5) 附子与川乌比较,正确的是下列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大承气汤证的主症有( )驱虫药中,小儿咽鼓管 ( )下列能成为疾病复发诱因的是下列属于气血失调的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