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临床免疫卫生副高真题答案(T2),更多临床免疫(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免疫印迹技术属于( )。
A. 固相免疫电泳
B. 对流免疫电泳
C. 双向免疫扩散
D. 膜载体酶免疫技术
E. 荧光免疫技术
2.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细胞因子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 ( )
A. M-CSF
B. IL-10
C. IL-12
D. IL-8
E. TNF-β
3. [单选题]散发性致死性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A.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
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C.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
D. 流行性脑膜炎病毒感染
E. 狂犬病毒感染
4. [单选题]抑制C1酶活性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
A. H因子
B. I因子
C. C1INH
D. S蛋白
E. C4bp
5. [单选题]能阻断小鼠骨髓瘤细胞DNA合成的物质是
A. 8-氮鸟嘌呤
B. 胸腺嘧啶核苷
C. 甲氨蝶呤
D. 次黄嘌呤
E. 鸟嘌呤
6. [单选题]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 )。
A. 肽聚糖
B. 酵母多糖
C. 免疫复合物
D. 细菌脂多糖
E. 凝聚的IgA
7. [单选题]电化学分析法中,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变成电学参数的变换器是
A. 电极
B. 标本盘
C. 微机系统
D. 对数转换器
E. 数模转换器
8. [单选题]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
A. 60~90ml/min
B. 50~70ml/min
C. 120~150ml/min
D. 150~170ml/min
E. 80~120ml/min
9. [单选题]关于细菌L型变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主要是肽聚糖的缺陷
B. 是一种细菌壁缺陷
C. 是一种遗传性变异
D. 脱离诱导剂可以恢复原来的细菌
E. 能够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使细菌形成L型
10.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下列哪一科的病毒
A. 弹状病毒科
B. 呼吸孤病毒科
C. 小RNA病毒科
D. 正黏病毒科
E. 副黏病毒科
11. [多选题]下列关于单向MLC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单向MLC以刺激指数作为判断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指标
B. 阴性分型法的SI=标准分型细胞对待测细胞刺激的cpm/待测细胞自身刺激的cpm
C. 阳性分型法的SI=待测细胞对预致敏淋巴细胞刺激的cpm/预致敏淋巴细胞自身刺激的cpm
D. HLA-D抗原可用阴性和阳性分型法检测
E. HLA-DP抗原只可用阳性分型法检测
12. [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复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免疫复合物的抗原成分都是细胞内成分
B. 抗原特异性检测技术主要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总量
C. 非抗原特异性检测技术主要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性质,应用范围广
D. 引起SLE的免疫复合物为器官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E.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复合物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13. [单选题]不属于细胞因子作用特点的是哪一项
A. 多效性
B. 协同性
C. 多向性
D. 特异性
E. 旁泌性
14. [单选题]血气分析仪pH电极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A. 3个月
B. 6个月
C. 一年
D. 1~2年
E. 1~3年
15. [多选题]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有 ( )
A. 特异性结合抗原
B. 激活补体
C. 介导各型变态反应
D. 调理吞噬作用
E. 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16. [单选题]在放射免疫测定中,已知抗体和同位素标记抗原的量一定,如果未标记的待测抗原量增多,则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A.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
B.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
C.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
D. 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
E. 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
17. [单选题]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A. 抗原提呈细胞是Bm
B. 抗体产生慢,维持时间短
C. 抗体的滴度较高
D. 所需抗原浓度低
E. TI抗原可引起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
18. [单选题]用于基因突变检测的技术是 ( )
A. 荧光定量PCR技术
B. PCR-RFLP技术
C. PCR微卫星检测技术
D. 原位杂交技术
E. cDNA表达芯片技术
19. [单选题]CD8细胞可称为
A. 辅助性T细胞
B. NK细胞
C. 细胞毒性T细胞
D. 记忆性T细胞
E. 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
20. [单选题]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病人的皮损部位活体组织学检查,其特点为( )
A. 动脉壁有Ig和补体沉积
B. 表皮坏死
C. 水肿
D. 中性粒细胞浸润
E. 小血管周围有单个核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