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营业里程的攀升意味着需要对线路设计、列车控制等关键技术深入研究。郭吉安委员表示,面对技术含量高、运维条件复杂的高原铁路,必须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走智能化运营模式,打造“智慧天路”。
贵州于千沟万壑间架设了3万多座桥梁,成为名扬国内外的“桥梁博物馆”,到贵州看桥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经常有外地朋友给我们的桥梁点赞。”莫富元代表说。
“中国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刘振芳代表说,2023年,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列车实现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对新技术部件进行了有效的性能验证,各项指标表现良好。这标志着CR450动车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的优势。
一路通,百业旺。随着公路畅通,贵州农村产业也发展起来。龙里县湾滩河镇的豌豆尖经公路运输后再搭乘航班,很快就被端上各地百姓的餐桌。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截至目前,浙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3989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864公里,人均铁路营业里程60.6公里/百万人。全省11个设区市已有10个通达高铁,53个县(市)已有41个通达铁路,共有出省通道12个,基本构建形成杭州至长三角和省内主要城市1小时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既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也包括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加强与他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将为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走出去’提供更多载体和基础;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走出去’,也将更好促进与他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邹彬代表说。
刘振芳代表表示,2024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赋能铁路新质生产力发展。
“四通八达的公路,让我的工作更加高效,群众收到快递的时间越来越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贵州龙里分公司邮递员莫富元是交通条件改善的见证者,也是受益人。以前,莫富元代表骑着自行车沿着泥巴路投递邮件,如今运输工具换成了小汽车,“现在一天的投递量比以往一个星期还多”。
“‘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加速驶来,城市之间越来越近。”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表示,2020年,商合杭高铁全线通车,杭州至商丘的时间由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至4个小时左右。“高铁通车后,安吉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旅游市场持续拓宽,我们村也迎来了不少外地游客。”汪玉成代表说。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地形支撑的省份,“地无三里平”。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力突破交通瓶颈制约。2015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2017年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运,2019年又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目前,贵州公路总里程超过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84公里、居全国第五位。
据悉,沪苏湖铁路预计今年年底可具备开通运营条件。“现在,安吉直达上海的高铁全程需要2.5个小时,沪苏湖铁路开通后,有望缩短至1个小时。”汪玉成代表说。宁杭铁路二通道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在加紧推进中,建成后安吉与杭州能实现直联直通。
“高铁不仅带来交通上的便利,更让安吉的发展触角延伸至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拓宽到全国。”汪玉成代表说,发达的交通路网加快实现沿线要素流动、资源聚合,提升了安吉对人才、项目、资本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建造”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向海外。邹彬代表所在的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以创新驱动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参与建设了一系列“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前不久通车的科特迪瓦阿比让四桥,桥梁附属工程90%的材料来自中国,预应力核心材料也实现了“中国造”的应用。
一是发挥国铁集团领军企业作用,以铁路科技创新联盟为纽带,统筹联盟单位优势资源,进一步形成科技攻关整体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型技术创新,持续深化智能高铁技术攻关,加强安全保障、关键装备、基础设施等领域技术创新,加大前沿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研究力度。三是提升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统筹推进数字铁路建设,持续开展铁路信息系统统型、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以数智化赋能铁路创新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丽)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自主创新是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郭吉安委员表示,青藏高原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目前,青藏铁路格拉段已安全运行17年零8个月,中国铁路建设技术经受住了极端环境的考验。“我们将在冻土环境监测与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极端天气应对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实现新的技术突破。”郭吉安委员说。
郭吉安委员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青藏集团公司将通过加大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高原铁路融合应用,提升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状态监测感知系统建设,提高铁路运营网络实时监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数智化是提升铁路货运效率的有效手段。”郭吉安委员说,推进货运物流设施、载运装备等全过程数字化和网联化,完善货运网上办理、联运数据交换等服务,能大幅提升货运物流服务效率,实现货畅其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禹洋)
雪碧大秀app下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不仅如此,中国高铁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表示,铁路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我国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铁路、高寒铁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许多重大突破,对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发挥着积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吉安说。
贵州之变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缩影。截至2023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544.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万公里,“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我坚信日子会越来越红火。”莫富元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秉泽 陶玙)
357.52MB
查看839.21MB
查看99.2MB
查看212.62MB
查看135.62MB
查看249.96MB
查看378.86MB
查看772.34MB
查看384.78MB
查看370.93MB
查看615.73MB
查看852.69MB
查看384.57MB
查看593.27MB
查看738.77MB
查看304.21MB
查看249.26MB
查看812.43MB
查看969.85MB
查看225.71MB
查看613.69MB
查看266.67MB
查看377.32MB
查看304.88MB
查看636.89MB
查看939.57MB
查看495.25MB
查看377.59MB
查看604.23MB
查看494.34MB
查看705.71MB
查看935.80MB
查看626.29MB
查看452.28MB
查看138.15MB
查看748.33MB
查看996.60MB
查看605.69MB
查看726.17MB
查看218.26MB
查看476.22MB
查看854.95MB
查看777.12MB
查看862.50MB
查看355.53MB
查看647.40MB
查看774.62MB
查看302.97MB
查看654.34MB
查看518.88MB
查看952.81MB
查看602.57MB
查看508.95MB
查看627.29MB
查看861.69MB
查看563.84MB
查看540.96MB
查看429.35MB
查看169.89MB
查看202.99MB
查看586.41MB
查看829.91MB
查看422.14MB
查看610.35MB
查看470.61MB
查看963.87MB
查看558.60MB
查看962.20MB
查看950.52MB
查看660.13MB
查看635.20MB
查看411.21MB
查看261.66MB
查看603.50MB
查看599.63MB
查看642.38MB
查看718.38MB
查看896.72MB
查看884.29MB
查看261.81MB
查看959.38MB
查看187.18MB
查看667.60MB
查看939.28MB
查看657.41MB
查看830.85MB
查看591.43MB
查看423.71MB
查看955.29MB
查看802.39MB
查看538.51MB
查看683.35MB
查看378.77MB
查看962.38MB
查看765.82MB
查看830.72MB
查看300.27MB
查看745.37MB
查看959.91MB
查看141.40MB
查看148.54MB
查看380.12MB
查看890.53MB
查看799.56MB
查看
948 牙克石nd
「国家税务总局」分别提高1000元!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
2025-07-02 03:38:02 推荐
579 188****2500
中国女排0比3不敌意大利,世界排名被日本女排超越💾
2025-07-02 16:34:06 不推荐
709 152****8704
安徽芜湖再通报“黄金回收店鬼秤”:拟合并顶格罚款22000元📂
2025-07-01 07:54:04 推荐
99 怪物卡车特技赛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杨建生被开除党籍📅
2025-07-02 15:08:39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