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卫生正高考前点睛模拟题(Y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9-09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卫生正高考前点睛模拟题(Y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卫生正高考前点睛模拟题(Y3),更多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桔梗的主治证有

A. 咳嗽痰多,胸闷
B. 咽喉肿痛、失音
C. 胸痹
D. 肺痈
E. 心下痞


2. [多选题]可用郁金治疗的病证有

A. 气滞血瘀胸胁腹痛证
B. 热病神昏证
C. 癫痫痰闭证
D. 肝胆湿热证
E. 血热出血证


3. [多选题]降喉肌群包括下列哪些 ( )

A. 胸骨甲状肌
B. 胸骨舌骨肌
C. 环甲肌
D. 肩胛舌骨肌
E. 中、下咽缩肌


4. [多选题]“寒从中生”病机,主要指的是

A. 寒邪袭表入里
B. 机体阳气虚弱,温煦功能减退
C. 恣食生冷,伤及中阳
D. 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或停滞
E. 阳气虚衰,虚寒内生


5. [多选题]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应兼见何种脉证( )

A. 目张红赤
B. 舌质红苔黄
C. 脉数
D. 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E. 不渴喜热饮


6.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内容,下列哪些脏腑是咳证的辨治重点?( )

A. 心
B. 小肠
C. 肺
D. 大肠
E. 胃


7. [多选题]《素问·痹论》提到胞痹的症状有( )

A. 若沃以汤
B. 按之内痛
C. 上为清涕
D. 涩于小便
E. 多饮数小便


8. [多选题]《内经》病机十九条中与"五脏"有关的是( )

A. 诸胀腹大
B. 诸寒收引
C. 诸痉项强
D. 诸痛痒疮
E. 诸风掉弦


9. [多选题]肉苁蓉、锁阳的共同功效是

A. 补肾阳
B. 益精血
C. 养肝明目
D. 润肠通便
E. 固精缩尿


10. [多选题]菊花治疗目赤昏花,眩晕、动风及疔疮肿毒是取其什么功效

A. 疏散风热
B. 消肿排脓
C. 平肝明目
D. 活血凉血
E. 清热解毒


11. [多选题]应用麦门冬治疗胃阴虚溃疡病,其临床特点应具备以下哪些( )

A. 胃痛暮甚喜按
B. 泛酸明显
C. 口干渴,便秘,心烦
D. 舌红有裂隙,苔薄
E. 脉弦细


12. [多选题]阴阳两虚的治疗原则是

A. 壮水之主
B. 阴中求阳
C. 益火之源
D. 虚则补之
E. 阳中求阴


13. [多选题]据《素问·痹论》,以下属于“脾痹”的症状是

A. 咳嗽
B. 烦躁
C. 四肢乏力
D. 呕吐
E. 飧泄


14. [多选题]白头翁治疗热毒血痢,是取其什么功效

A. 清热燥湿
B. 止血
C. 清热解毒
D. 利湿浊
E. 凉血止痢


15. [多选题]杜仲的适应证是

A. 肾虚腰膝酸痛、下肢痿软
B. 阳痿、尿频
C. 肝肾亏虚、下元虚冷之胎动腰痛如坠
D. 高血压症
E. 肝肾不足之视物昏花


16. [多选题]中药剂量的含义是

A. 单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B. 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C. 中药中毒的药量
D. 每付药的剂量
E. 单人每付药的平均剂量


17. [多选题]脏燥的主要症候为( )

A. 数欠伸
B. 常默默
C. 寒热往来
D. 咽干不渴
E. 喜悲伤欲哭


18.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的顺天守时养生法则是( )

A. 春秋养阴
B. 秋冬养阴
C. 春夏养阳
D. 冬夏养阳
E. 春夏养阴


19. [多选题]下列以栝楼根入药的是哪些方剂( )

A. 栝楼桂枝汤
B. 栝楼牡蛎散
C. 栝楼瞿麦丸
D. 栝楼薤白白酒汤
E. 栝楼薤白半夏汤


20. [多选题]下列病证中,宜用桂枝汤治疗的有

A.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B.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C.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D.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
E.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v132ep.html
  • 下一篇: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耳鼻咽喉科医学正高职称真题剖析(Y3) 正确的是人参的适应证是归的适应证是朱砂的功效是珍珠与珍珠母的共同功效是颞骨岩部嵌于甘草的解毒作用是鼻腔主要有那些生理功能 ( )可用郁金治疗的病证有瓜蒌的适应证是关于白芍与赤芍的描述,下列哪二药常配伍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