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外科护理学(正高)真题解释(X2),更多外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
A. 清洁
B. 消毒和灭菌
C. 无菌技术
D. 隔离
E. 合理使用抗生素
2. [多选题]社区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
D. 社区组织结构
E. 人们的生活习俗
3. [多选题]压疮瘀血红润期的处理下述哪些是错误的 ( )
A. 增加翻身次数
B. 抽出水疱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
C. 用新鲜鸡蛋内膜紧贴创面
D. 扩创引流分泌物
E. 防止再受压
4. [多选题]膝关节结核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包括
A. 膝关节屈曲畸形
B. 膝关节红肿热
C. "鹤膝"
D. 浮髌试验阳性
E. 托马斯试验阳性
5. [多选题]关于健康教育评价目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合理性
B. 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先进性
C. 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
D. 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持续性
E. 纠正健康教育的错误,执行正确的健康教育
6. [多选题]下列属于环节质量评价的指标是( )
A. 护理人员工作态度
B. 一级护理合格率
C. 患者投诉数
D. 急救物品、仪器、设备完好率
E. 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
7. [多选题]骨折愈合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肿机化演进期约需2周方能初步完成
B. 内、外骨痂由膜内化骨而来,环状骨痂及腔内骨痂由软骨内化骨而来
C. 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不断加强,能抗拒一定应力,即达临床愈合标准
D. 骨痂由血肿机化而来,较大的血肿对骨愈合有利
E. 骨痂改造塑形,是治疗结束以后的事
8. [多选题]4人搬运法适用于 ( )
A. 危重患者
B. 不能起床,病情稳定者
C. 病情较轻而肥胖者
D. 输液或导尿患者
E. 颈腰椎骨折患者
9. [多选题]帮助患者入睡的方法是 ( )
A.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顾虑
B.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C. 用热水泡脚
D. 给予少量热饮料
E. 常规使用催眠药
10. [多选题]不宜热水坐浴的患者是 ( )
A. 女性患者经期
B. 妊娠后期
C. 产后2周内
D. 阴道出血
E. 急性盆腔炎症
11. [多选题]关于护理人员排班,叙述正确的有
A. 以患者需要为中心,合理安排人力
B. 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结构来排班,实现职能匹配
C. 掌握工作规律,实行弹性排班
D. 尽量避免长期连续的工作,防止工作效率降低
E. 将“排班”作为奖惩工具
12. [多选题]传播过程中,影响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的主要干扰要素为
A. 选择性拒绝
B. 选择性接受
C. 选择性理解
D. 选择性遗忘
E. 选择性记忆
13. [多选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致病因素显著变化,下列哪些逐渐上升为主要致病因素 ( )
A. 生物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生活方式
D. 环境因素
E. 医疗保健服务
14. [多选题]使用微波消毒应注意
A.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应避免小剂量长期接触或大剂量照射
B. 微波无法穿透金属面,故不能以金属容器盛放消毒物品
C. 水是微波的强吸收介质,用湿布包裹物品或在炉内放一杯水会提高消毒效果
D. 被消毒的物品应为小件或不太厚
E. 常用于食物或餐具的消毒
15. [多选题]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表面麻醉
A. 布比卡因
B. 普鲁卡因
C. 地卡因
D. 罗哌卡因
E. 利多卡因
16. [多选题]颅底骨折者有血性脑脊液耳漏或鼻漏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头低足高位
B. 不打喷嚏
C. 口腔保持清洁
D. 外耳道或鼻腔滴入抗菌药物防止感染
E. 使用抗生素
17. [多选题]手术后应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安置患者卧位,关于手术后患者的卧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颅脑手术后无昏迷或休克表现的患者,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B. 颈、胸部手术后患者,多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便于呼吸和引流
C. 脊柱或臀部手术后患者,可取俯卧位或仰卧位
D. 蛛网膜下隙麻醉患者,应去枕平卧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渗
E. 腹部手术后患者,多取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
18. [多选题]工作人员无菌操作前的准备包括
A. 穿工作服
B. 戴好帽子、口罩
C. 修剪指甲
D. 洗手
E. 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19. [多选题]有关直疝,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 )
A. 多见于老年
B. 呈半球形不进入阴囊
C. 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D. 压迫内环,疝块不再突出
E. 发生嵌顿机会很少
20. [多选题]膀胱癌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 观察膀胱引流液的颜色
B. 保持伤口、造口部位敷料干燥
C.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即可进普食
D. 观察生命体征
E. 保持引流管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