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药师医学2024真题解释(V5),更多药学(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
A. 肾衰竭少尿期
B. 甲状腺功能减退
C. 醛固酮分泌减少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 [单选题]下列关于物质的跨膜转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过程为单纯扩散
B. 单纯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C. 异化扩散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
D. 易化扩散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主动转运是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 [单选题]有关湿热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
A. 包括热压灭菌、流通蒸汽灭菌、低温间歇灭菌和煮沸灭菌等
B. 灭菌效果可靠,灭菌效果与注射剂灭菌前微生物污染程度无关
C. 湿热灭菌最好使用过热蒸汽
D. 不仅适用于溶液型注射剂灭菌,也适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灭菌
E. 注射剂灭菌时温度愈高且时间愈长,对注射剂质量和生产愈有利
4. [单选题]药品储存实行色标管理时,挂绿色色标的是
A. 待验品
B. 过期品
C. 合格品
D. 残次品
E. 不合格品
5. [单选题]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按照药物妊娠毒性分级,属于
A. A级
B. B级
C. C级
D. D级
E. X级
6. [单选题]被动扩散的特点是
A. 逆浓度差
B. 消耗能量
C. 需要载体
D. 有竞争抑制
E.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转运过程
7. [单选题]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
A. 糖浆
B. 微晶纤维素
C. 微粉硅胶
D. PEG6000
E. 硬脂酸镁
8.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原因可引起低钙血症
A. 甲状旁腺增生
B.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维生素D中毒
E. 恶性肿瘤骨转移
9. [单选题]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指机体体表的平均温度
B. 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C. 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略有下降
D. 一昼夜中清晨体温最高
E. 不受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的影响
10. [单选题]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外还有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
A. 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B. 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
C. 脂蛋白、脂多糖、脂质双层
D. 脂质双层、脂多糖、脂蛋白
E. 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
11. [单选题]属于毒性中药的是
A. 洋地黄毒苷
B. 阿托品
C. 去乙酰毛花苷
D. 雄黄属于毒性中药,其他A、B、C、E均属毒性西药。
E. 士的宁
12. [单选题]下列不是药剂学基本任务的是
A. 药物合成
B.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C. 新剂型、新辅料、新机械设备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D. 药典等药品标准的研究
E. 中药新剂型与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13. [单选题]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M样作用产生的原因是
A. 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增加
B. 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少
C. 直接兴奋胆碱能神经
D. M胆碱受体敏感性增加
E. 增强胆碱酯酶的活性
14. [单选题]轻度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
A. 可缩短或危及生命
B. 不良反应症状明显
C. 不良反应症状不发展
D. 有器官或系统损害
E. 重要器官或系统有中度损害
15. [单选题]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
A.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B. 大量输注库存血
C. 严重组织损伤
D. 消化液大量丢失
E. 醛固酮分泌不足
16. [单选题]关于妊娠期药物的吸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妊娠时胃酸分泌增多,胃肠活动减弱,使口服药物吸收减慢
B. 早孕呕吐也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原因
C. 妊娠期如需药物快速发挥作用,应当采用注射给药
D. 妊娠晚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可能影响皮下或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
E. 妊娠时心排出量增加,肺通气加大,这一变化可促进吸入性药物在肺部的吸收
17. [单选题]处方的结构包括
A. 前记、正文、后记
B. 处方编号、药名、签名
C. 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
D. 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
E. 医疗机构名称、医师签名、药学技术人员签名
18. [单选题]提取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最简便的方法是
A. 冷浸法
B. 煎煮法
C. 回流提取法
D. 连续回流法
E. 水蒸气蒸馏法
19. [单选题]采用第一法(即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杂质时,要求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3~3.5范围内。此时应加入
A. 盐酸
B. 氨-氯化铵缓冲液
C. 醋酸盐缓冲液
D. 酒石酸氢钾饱和溶液(pH3.56)
E. 磷酸盐缓冲液
20. [单选题]氯霉素临床应用不常用的原因是
A. 容易分解,疗效不稳定
B. 大多细菌对它产生了耐药性
C. 不能口服,应用不方便
D. 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首关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