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肿瘤外科学主治2024在线题库每日一练(L3),更多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10cm脊髓的TD5/5
A. 3500cGy
B. 4000cGy
C. 4500cGy
D. 5500cGy
E. 6000cGy
2. [单选题]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
A. 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
B. 研究肿瘤的传染源、流行途径
C. 研究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流行原因和预防措施
D. 研究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E. 研究不同肿瘤疾病谱
3. [单选题]全肾照射TD5/5( )。
A. 1000cGy
B. 2000cGy
C. 3000cGy
D. 4000cGy
E. 5000cGy
4. [单选题]关于癌性疼痛,错误的描述是( )。
A. 为了避免患者夸大症状,癌性疼痛的评分应由主要医护人员进行
B.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C.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D. 癌性疼痛可由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等多种原因导致
E. 通过三阶梯治疗方法,约有80%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控制
5. [单选题]非甾体类抗炎药下列正确的是( )。
A. 罕见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B. 都是口服用药
C. 阻断炎性因子的合成
D. 是所有癌症疼痛治疗的首选止痛药
E. 长期用药安全
6.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地区某一肿瘤的构成比与该肿瘤的发病率相同
B. 如果某种恶性肿瘤在肿瘤中的构成比高,那么说明这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C. 肿瘤构成比是说明肿瘤内部各种肿瘤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D. 不同地区某种恶性肿瘤的构成比的比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某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频率
E. 同一地区某一肿瘤的构成比与该肿瘤的患病率相同
7. [单选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 )。
A.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B. 核分裂少见
C. 瘤巨细胞形成
D. 细胞多、间质少
E. 出血坏死
8. [单选题]根据AJCC调查Ⅰ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 )。
A. 65%
B. 90%
C. 50%
D. 75%
E. 43%
9. [单选题]男,48岁,因胃癌而行剖腹探查时,发现肿块已浸润至横结肠,但较局限,该患者宜( )。
A. 行全胃切除术
B. 禁忌手术
C. 行胃大部切除术
D. 行胃癌根治术+横结肠切除术
E. 行横结肠切除术
10. [单选题]下面关于吸烟和肿瘤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吸烟是肺癌的公认病因
B. 吸烟仅仅与肺癌有关,与其他肿瘤无关
C. 吸烟者患肺癌的比例低于20%
D. 吸烟与口腔癌有关
E. 在发达国家,由于宣传戒烟,肺癌的发生率已不再增高
11. [单选题]以局部破坏为主,很少发生转移的是下列哪种肿瘤?( )
A. 基底细胞癌
B. 腺癌
C. 黑色素瘤
D. 鳞癌
E. 乳头状腺癌
12. [单选题]希罗达对阿霉素及紫杉醇治疗无效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为( )。
A. 30%
B. <10%
C. 20%
D. 15%
E. 35%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八种常见恶性肿瘤?( )
A. 肺癌
B. 乳腺癌
C. 大肠癌
D. 胰腺癌
E. 食管癌
14. [单选题]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的合适剂量为
A. 60~70Gy
B. 30~40Gy
C. 50~60Gy
D. 40~50Gy
E. 70Gy以上
15. [单选题]下列不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的是( )。
A. 患者经济状况差
B. 局部复发
C. 远处转移
D.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E. 手术切除不彻底
16. [单选题]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安全无害的原则
B. 痛苦最小的原则
C. 耗费最少的原则
D. 患者第一的原则
E. 疗效最佳的原则
17. [单选题]霍奇金病预后极好型包括( )。
A. 女性
B. 临床ⅠA期
C. 年龄<40岁
D. 病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或结节硬化型
E. 以上均正确
18. [单选题]早期结肠癌X线表现中,最常见下列哪种类型?( )
A. 溃疡性病变
B. 平坦性病变
C. 浸润性病变
D. 隆起性病变
E. 凹陷溃疡性病变
19. [单选题]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不正确的是下列哪项?( )
A. 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B.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C. 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是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不影响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
D. 对于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应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理,严重时可以解聘
20. [单选题]原发纵隔淋巴瘤多位于( )。
A. 下后纵隔区
B. 前上纵隔
C. 下前纵隔区
D. 后上纵隔
E. 中纵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