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医院药学正高职称免费模拟考试试题(P8),更多医院药学(正高)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以下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中,正确的是
A. 对利尿药敏感性增高
B. 对抗凝血药敏感性增高
C. 对抗高血压药敏感性增高
D.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敏感性降低
E. 对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敏感性增高
2. [多选题]对胰岛素产生慢性耐受的原因可能是
A. 血中胰岛素物质增多
B. 肝、肾灭活加快
C. 产生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D. 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
E. 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
3. [多选题]下列可引起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的有( )。
A. 苯妥英钠
B. 苯巴比妥
C. 乙醇
D. 泛昔洛韦
E. 伊曲康唑
4. [单选题]气阴两虚型胸痹宜选用( )
A. 四君子汤
B. 四物汤
C. 归脾汤
D. 六味地黄丸
E.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5. [多选题]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
A. 对酶的影响
B. 影响生理物质转运
C. 影响核酸代谢
D.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E. 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6. [多选题]干淀粉在中药片剂制备中,可起到( )的作用
A. 稀释剂
B. 吸收剂
C. 黏合剂
D. 崩解剂
E. 润滑剂
7. [多选题]新药的临床前药理研究是在动物上进行的试验,具体内容包括
A. 药效学研究
B. 一般药理学研究
C. 药动学研究
D.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E. 毒理学研究
8. [多选题]无菌操作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A. 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B. 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C.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D.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
E. 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日,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9. [多选题]根据2013年1月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某药品零售企业在员工请假需要调班时,不得由其他岗位人员代为履行职责的岗位有
A. 质量管理岗位
B. 质量验收岗位
C. 处方审核岗位
D. 处方调配岗位
E. 药学服务岗位
10. [多选题]氰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包括
A. 亚硝酸异戊酯
B. 亚硝酸钠
C. 硫代硫酸钠
D. 亚甲蓝(美蓝)
E. 维生素C
11. [多选题]在乳剂制备过程中,初乳胶:水:油比例叙述正确的是
A. 4:2:1
B. 2:1:4
C. 4:1:2
D. 1:2:4
E. 1:2:2
12. [多选题]体内样品测定的常用方法
A. uv
B. IR
C. GC
D. HPLC-MS
E. GC-MS
13. [多选题]以下有关合理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宜餐前服药
B. 剂量个体化
C. 哮喘患者禁用
D. 阶梯式增/减用药量
E. 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配伍
14. [多选题]雌激素可以
A. 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B. 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
C. 加速骨骺闭合
D. 拮抗雄激素作用
E. 促进蛋白质合成
15. [多选题]葡萄糖的特殊杂质检查项目有
A. 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
B. 微生物限度
C. 蛋白质
D. 乙醇溶液的澄明度
E. 溶液的澄明度与颜色
16. [多选题]药物动力学模型识别方法有
A. 残差平方和判断法
B. 均差平方和判断法
C. 拟合度判别法
D. 生物利用度判别法
E. AIC判断法
17. [多选题]与物质旋光度有关的因素包括
A. 物质的化学结构
B. 测定时溶液的浓度
C. 测定时光路长度
D. 测定时的温度
E. 测定时偏振光的波长
18. [多选题]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验收,说法正确的是
A. 验收药品应当按照药品批号查验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
B. 药品批发企业应当按照验收规定,对每次到货药品进行逐批抽样验收
C. 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当具有代表性
D. 同一批号的药品应当至少检查三个最小包装
E. 验收人员应当对抽样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等逐一进行检查、核对
19. [多选题]关于抗疟药,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蒿素用于治疗间日疟、恶性疟
B. 奎宁主要用于脑型疟疾的救治,不良反应有金鸡纳反应
C. 伯氨喹是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的最有效药物
D. 乙胺嘧啶是症状抑制性预防的首选药
E. 氯喹可用于症状抑制性预防
20. [多选题]抗结核药的合理应用包括
A. 应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B. 采用全程督导用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C. 最大限度地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D. 注意各药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E. 提倡联合用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