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D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14   [手机版]    

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D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D5),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几项是眩晕痰湿中阻证的症状特点

A. 眩晕,头重昏蒙
B. 伴视物旋转
C. 胸闷恶心
D. 呕吐痰涎
E. 食少多寐


2. [单选题]将鼓胀的病机概括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的医家是

A. 喻嘉言
B. 朱丹溪
C. 李中梓
D. 张仲景
E. 唐容川


3. [单选题]患者水肿8年,未系统治疗,出现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水肿,畏寒肢冷,舌淡,苔水滑,脉弦滑,其病机是

A. 心脾两虚,血不养心
B. 肺气不足,通调失司
C. 脾气虚弱,健运失司
D. 阳虚水泛,水气凌心
E. 心阳不足,心失温养


4. [单选题]龙胆具有的功效是

A. 杀虫止痒
B. 泻肝胆火
C. 生津止渴
D. 泻火除蒸
E. 泻火散结


5. [多选题]引起不寐的病因常见有

A. 情志所伤
B. 饮食不节
C. 感受外邪
D. 禀赋不足
E. 久病年迈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消渴的病机特点

A.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B. 气阴两虚,阴阳俱衰
C. 正气不足,瘀血内生
D. 痰火内阻,湿热阻滞
E. 脏腑虚损,变证百出


7. [单选题]肾阳衰微型阴水患者如复感寒邪,致肿势转盛,恶寒无汗者,治疗宜用

A. 真武汤合越婢汤
B. 真武汤去白芍,加麻黄、细辛、甘草
C. 越婢加术汤
D. 五皮饮合五苓散
E. 金匮肾气丸合越婢汤


8. [单选题]孙某,女,38岁。症见关节肌肉酸痛,时轻时重,涉及全身数个大关节,活动后疼痛加剧,阴雨天更甚,舌苔薄白,脉濡缓。其首选方剂是

A. 乌头汤
B. 防风汤
C. 薏苡仁汤
D. 独活寄生汤
E. 白虎加桂枝汤


9. [单选题]若状如鱼口,张口气直,但出不入则属于

A. 脾气将绝
B. 肾气将绝
C. 肺气将绝
D. 胃气将绝
E. 肝气将绝


10. [单选题]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的是哪位医家

A. 刘河间
B. 李东垣
C. 朱丹溪
D. 张从正
E. 张元素


11. [多选题]患者症见寒热起伏,午后热甚,伴见少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方宜选

A. 小柴胡汤
B. 大柴胡汤
C. 导赤散
D. 清骨散
E. 八正散


12. [单选题]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用量的比例为

A. 1:1
B. 2:1
C. 1:2
D. 1:3
E. 3:1


13. [单选题]不属于《丹溪心法·六郁》提出的六郁病范畴的是

A. 气郁
B. 热郁
C. 痰郁
D. 湿郁
E. 火郁


14. [多选题]下列汤证中,与三焦病变关系较大的有( )

A. 小柴胡汤证
B. 大柴胡汤证
C.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D.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E. 柴胡加芒硝汤证


15. [多选题]噎膈的辨证要点在于

A. 辨在气血
B. 辨虚实
C. 辨缓急
D. 辨标本
E. 辨在脏在腑


16.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狂证病人的临床表现:

A. 精神错乱
B. 静而多喜
C. 喧扰不宁
D. 哭笑无常
E. 躁妄打骂


17. [单选题]寒凝心脉型胸痹,宜选用( )

A. 瓜蒌薤白半夏汤
B. 血府逐瘀汤
C. 瓜蒌薤白白酒汤
D. 金匮肾气丸
E. 当归四逆汤


18. [单选题]运动性失语症取哪条标准头穴线治疗

A. 顶颞后斜线
B. 顶颞前斜线
C. 顶旁1线
D. 顶旁2线
E. 额旁2线


19. [单选题]患儿,2岁。发热咳嗽,气急鼻煽,喉中痰声漉漉,两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舌红苔黄腻。其证候是

A. 风热闭肺
B. 痰热闭肺
C. 风热咳嗽
D. 痰热咳嗽
E. 痰湿咳嗽


20. [单选题]以下关于呃逆哪项正确

A. 病位在脾
B. 病位在胃
C. 病变的关键脏腑在脾
D. 病变的关键在胃
E. 病变的关键在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vnkzqo.html
  • 下一篇: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副高医学职称考前模拟题(D5) 心神不宁,自汗,当选方若水肿以面部水肿为主,表情淡漠,凉血止血的药物是风寒和风热的辨证依据,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乏力,肾失固摄。治法:滋阴固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本方滋养肾阴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