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推拿卫生副高专业知识在线题库(O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31   [手机版]    

2024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推拿卫生副高专业知识在线题库(O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推拿卫生副高专业知识在线题库(O2),更多推拿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血海穴位于

A. 髌骨上缘中点上2寸
B. 髌骨内上缘上2寸
C. 髌骨外上缘上2寸
D. 髌骨内下缘上2寸
E. 髌骨外下缘上2寸


2. [单选题]旋前圆肌综合征受卡压的神经是

A. 臂丛神经
B. 尺神经
C. 桡神经
D. 正中神经
E. 腋神经


3. [多选题]百合地黄汤证、酸枣仁汤证的共同特点是( )

A. 病因情志所伤
B. 病位与心有关
C. 病机阴虚内热
D. 病症心神不安
E. 治法养阴安神


4. [单选题]中医辨证治疗人禽流感邪犯胃肠证的治法是

A. 清热解毒,宣肺解表
B. 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C.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D. 回阳固脱
E. 健脾和中


5.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孕妇应该禁针的是( )。

A. 曲池
B. 肩井
C. 肩贞
D. 大椎
E. 足三里


6.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中用大黄的目的是

A. 清热泻火
B. 泻下通便
C. 利胆退黄
D. 活血祛瘀
E. 清热止血


7. [单选题]风温与春温在临证上的主要区别是

A. 感受病邪不同
B. 初起证候不同
C. 易发斑疹
D. 易出现惊厥
E. 发病季节不同


8. [单选题]躯干包括

A. 胸、背、腰、腹四部分
B. 胸、背、腹三部分
C. 胸、背、腹、盆四部分
D. 胸、腰、腹三部分
E. 胸、背、腰、腹、盆五部分


9. [单选题]"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是哪一府将惫矣

A. 髓之府
B. 筋之府
C. 肾之府
D. 胸中之府
E. 命门


10. [单选题]治疗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

A. 大乌头煎
B. 大黄附子汤
C. 麻黄附子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薏苡附子散


11. [多选题]下列哪些症状为清燥救肺汤与沙参麦冬汤所共有( )

A. 身热
B. 口渴
C. 干咳
D. 气逆而喘
E. 苔薄白或薄黄而燥


12. [多选题]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是( )

A. 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B. 确定证候类型
C. 分析病机
D. 观察病邪感受的途径
E. 为确定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


13. [多选题]下列与固瘕有关的是( )

A. 大便初硬后溏
B. 腹满硬痛,不大便
C. 胃中冷,水谷不别
D. 阳明中风
E. 阳明中寒


14. [单选题]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的方药是

A. 小青龙汤
B. 麻黄汤
C.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D. 麻杏甘石汤
E. 大青龙汤


15. [单选题]悬钟穴位于

A. 外踝后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B. 外踝前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C. 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D.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E. 外踝上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16. [单选题]《湿热病篇》湿热病提纲是

A.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引饮
B.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不引饮
C. 始恶寒,后发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引饮
D.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头痛身痛,舌白
E.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7. [单选题]恶性蝾螈瘤是指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含有

A. 骨骼肌
B. 软骨
C. 脂肪
D. 骨
E. 横纹肌母细胞


1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三仁汤证临床表现的是

A. 头痛恶寒
B. 身重头痛
C. 面色淡黄
D. 胸闷不饥
E. 口渴欲饮


19. [单选题]当颈椎骨质增生时易受压迫而引起颅内供血不足,导致颈椎病的结构是

A. 副神经
B. 椎动脉
C. 下腔静脉
D. 胸背神经
E. 肩胛背神经


20. [多选题]少阴病下利的汤证有

A. 四逆汤证
B. 桃花汤证
C. 白通汤证
D. 桂枝人参汤证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x3kgv3.html
  • 下一篇:推拿高级职称(副高)考试试题在线模考(O2) 为"阳中之阳"的脏是硬膜下出血是指“伤寒,宜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所小有潮热,而后解其表# 解表温里,横擦左侧背部# 按、揉章门、期门、膈俞 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 拿血海,后仰时呼气 前俯时呼气,后仰时憋气神门#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