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药学卫生副高实战模拟在线题库(M2),更多临床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药物监测的生物样本很多,最常用的是
A. 涎液
B. 尿液
C. 脑脊液
D. 血浆(血清)
E. 全血
2. [单选题]临床上患者使用毛果芸香碱,主要是用于治疗
A. 高血压
B. 术后腹胀气
C. 青光眼
D. 心房纤颤
E. 有机磷农药中毒
3. [单选题]不属于老年人疾病病特点的是( )。
A. 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
B. 意识障碍,诊断困难
C. 起病急骤,症状明显
D. 病情进展快
E. 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4. [多选题]寒热往来常见于( )
A. 少阴病
B. 少阳病
C. 半表半里证
D. 疟疾病
E. 阳明病
5. [单选题]肾脏功能不全时选药原则是
A. 选择不经肝脏代谢的药物
B. 选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C. 选择以肾脏代谢为主的药物
D. 选择以肝脏代谢为主的药物
E. 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无关联
6. [单选题]口服药物中毒时,第一时间常服活性炭进行救治,同时有必要的救治措施是
A. 维生素
B. 泻药
C. 催吐药
D. 解毒药
E. 调和药
7. [单选题]关于α糖苷酶抑制剂,叙述错误的是
A. 常致胀气,多在继续用药中减轻或消失
B. 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联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
C. 就餐时与第1口食物嚼服最适宜
D. 可通过缓慢增加剂量和控制饮食减轻不良反应
E. 与胰岛素联用过程中产生低血糖,应进食或口服糖水来纠正
8. [单选题]针对儿童用药的一般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要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案
B. 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
C. 要按规定用量服药
D. 根据儿童的不同阶段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E. 密切监护儿童用药,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9. [单选题]关于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叙述正确的是
A. 自身免疫的发生是由于自身耐受的终止或破坏
B. 淋巴细胞逃避克隆清除形成自身耐受
C. 淋巴细胞经克隆清除产生自身免疫
D. 维持导致自身耐受破坏的因素,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
E. 自身免疫的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
10. [单选题]哺乳期应用苯巴比妥,其乳母血浆、乳汁与婴儿血浆药物浓度的差异变化是
A. 无差异
B. 有差异
C. 显著
D. 不显著
E. 相等
11. [单选题]影响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的药物是
A. 两性霉素B
B. 磺胺
C. 头孢菌素
D. 红霉素
E. 利福霉素
12. [多选题]处方的适宜性审核包括
A.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B. 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
C. 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D.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E. 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13. [单选题]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不属于临床药师职责的是
A. 提供药学服务
B. 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提醒医生注意,现时报告专职人员
C. 及时发现和救治危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
D. 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督促和检查
E. 宣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
14. [单选题]氟奋乃静的作用特点是
A. 抗精神病和降压作用都强
B. 抗精神病和锥体外系作用都强
C. 抗精神病和降压作用都弱
D. 抗精神病和锥体外系作用都弱
E. 抗精神病和镇静作用都强
15. [多选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包括( )。
A. 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B. 减少ADR的危害
C. 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D.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E. 了解药品间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16. [单选题]最适合使用β受体阻断药治疗的高血压是
A. 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
B. 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
C. 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
D. 高血压伴心动过缓
E. 高血压伴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17. [单选题]阿米替林中毒对症治疗常见药物是
A. 谷胱甘肽
B. 美蓝
C. 毒扁豆碱
D. 阿托品
E. 肾上腺素
18. [单选题]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销药品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对其药品购销行为负责
B.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可派出销售人员以本企业名义从事药品购销活动
C. 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
D. 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销售本企业经许可受委托生产的药品
E.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其销售人员以本企业名义从事的药品购销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19. [单选题]在推拿手法中,常与搓法、捻法一同配合运用,组成治疗中的结束手法的是( )
A. 推法
B. 捏法
C. 抖法
D. 摇法
E. 拿法
20.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选项中,两者间距离不为9寸的是( )
A. 耳后两乳突之间
B.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C.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D. 前两额发角之间
E. 歧骨至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