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2025/04/27
  • PC/手机/网页

运用收涩药时,常配伍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2-02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运用收涩药时,常配伍"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运用收涩药时,常配伍

A. 活血药
B. 安神药
C. 补益药
D. 行气药
E. 温里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主归肺胃肾经的药物是( )

A. 天花粉
B. 栀子
C. 石膏
D. 芦根
E. 知母

正确答案 :E

解析:天花粉、栀子、石膏、芦根、知母均为清热泻火药。知母,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等功效。天花粉、石膏与芦根归肺、胃经,栀子归心、肺、三焦经。


[单选题]中药白花蛇舌草原植物来源于

A. 紫草科
B. 萝藦科
C. 禾本科
D. 鼠李科
E. 茜草科

正确答案 :E

解析: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故E正确。


[单选题]内种皮为一列石细胞,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小,偏于外侧,内含硅质块的药材是( )。

A. 豆蔻
B. 砂仁
C. 槟榔
D. 补骨脂
E. 决明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砂仁的显微鉴别特征之一:内种皮为一列石细胞,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小,偏于外侧,内含硅质块。


[单选题]膜剂的成膜材料不包括

A. 明胶
B.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C. 聚乙烯醇
D. 阿拉伯胶
E. 醋酸乙烯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中药苦杏仁引起中毒的成分是

A. 挥发油
B. 蛋白质
C. 苦杏仁酶
D. 苦杏仁苷
E. 脂肪油

正确答案 :D

解析:苦杏仁苷水解后可产生HCN,对呼吸中枢起镇静作用,故少量服用可起镇咳作用,但大剂量可中毒,引起组织窒息。因此对含氰苷的中药或制剂要严格控制用药量。故本题应选D。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A. 二陈汤
B. 定喘汤
C. 苏子降气汤
D. 麻黄汤
E. 贝母瓜萎散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有利咽喉功用的药物有

A. 射干、山豆根、马勃
B. 牛蒡子、薄荷、蝉蜕
C. 板蓝根、大青叶
D. 黄柏、苦参、
E. 葛根、芦根、

正确答案 :ABC

解析:射干苦寒降泄,专入肺经,长于清泻肺火,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之效,故为治热毒痰火郁结所致咽喉肿痛之要药。山豆根大苦大寒,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火毒蕴结所致乳蛾喉痹、咽喉红肿疼痛的要药。马勃味辛质轻,入肺经。既能宣散肺经风热,又能清泻肺经实火,长于解毒利咽,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善于清解实热火毒,有类似于大青叶的清热解毒之功,而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咽痛。大青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适应症为:1.温病高热,外感风热,神昏,发斑发疹;2.痄腮,喉痹,口疮,丹毒,痈肿。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功效为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效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解表,透疹,疏肝行气。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为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多选题]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阳虚饮停为患,其区别在( )

A. 前者病变重点在脾,后者病变重点在肾
B. 前者为脾阳虚而水停心下,后者为肾阳虚而水泛全身
C. 前者病情轻,后者病情重
D. 前者水停中焦,后者水停下焦
E. 前者有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后者有心下悸,头眩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苷类化合物的定义是

A. 糖与非糖物质形成的化合物称苷
B. 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形成的化合物称
C. 糖与糖形成的化合物称苷
D. 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苷元脱水形成的物质称苷
E. 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苷类化合物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醛糖酸等)与非糖类化合物(称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故本题应选D。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x4j2mk.html
  • 下一篇:下列具有安蛔作用的收涩药物为 又能益肾固精的药物为具有祛风定惊,悬饮胁痛,化痰散结之功;主治惊痫抽搐,风中经络,目赤,风疹瘙痒,解毒之功;用治心神不宁,为治心火亢盛之要药;安全用量为0.1?0.5g,且不宜入煎剂。故E正确。白薇长于清解血分之邪热,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