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环境卫生医学副高职称往年考试试卷(AI4),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成分中何者没有消毒作用 ( )
A. 液氯
B. 氯化钙
C. 漂白粉
D. 漂白粉精
E. 二氧化氯
2. [单选题]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为 0.986℃/100,含意是 ( )
A. 气块每上升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增加 0.986℃
B. 气块每下降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增加 0.986℃
C. 气块每上升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下降 0.986℃
D. 气块每下降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下降 0.986℃
E. 以上都不是
3. [多选题]在一次糖尿病调查中,使用A、B两种筛选试验标准,若A标准的筛选分界水平高于B标准,则意味着
A. 应用标准A的假阳性等于标准B
B. 应用标准A的特异度高于标准B
C. 应用标准A的假阳性多于标准B
D. 应用标准A的假阴性多于标准B
E. 应用标准A的灵敏度高于标准B
4. [单选题]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A. 病例对照研究
B. 现况调查
C. 动物实验
D. 抽样调查
E. 流行病学实验
5. [单选题]关于站姿作业和坐姿作业的正确描述是
A. 人体在采取站姿时,运动比较灵活,特别适合较轻的体力劳动
B. 人体在采取坐姿时,身体比较稳定,特别适合从事文字作业
C. 人在劳动时,采取的姿势和从事的作业性质没有关系
D. 人在劳动时,无论采取站姿还是坐姿,都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
E. 人在劳动时,不需要承受由于保护某种姿势所产生的负荷
6. [单选题]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措施包括
A. 利用生物活性炭法除去或降低水中有机前体物的含量
B. 通过混凝沉淀和活性炭过滤法除去或降低氯化消毒副产物
C. 改变传统的氯化消毒工艺
D. 采用其他消毒方式
E. 以上都是
7.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8. [单选题]近海富营养化表现为( )
A. 赤潮
B. 水华
C. 水质发黑
D. 形成岸边污染带
E. 水生生物大量繁殖
9. [单选题]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不包括
A. 通过分配制度
B. 通过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
C. 规范人的行为
D. 伦理道德
E. 社会规范
10. [单选题]体细胞转变为癌细胞需要
A.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
B.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
C. 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
D. 癌基因的灭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
E. 癌基因的活化和DNA修复基因的活化
11. [单选题]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不包括
A. 企业文化
B. 社会和心理因素
C. 个体因素
D. 环境因素
E. 工作条件和性质
12. [单选题]人食用被农药污染的水生生物后,对人体可产生的影响是
A. 通过食物链的逐级稀释,对人体产生微小的不良效应
B. 通过食物链的逐级稀释,对人体不产生不良效应
C. 通过食物链的逐级浓缩,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效应
D. 农药不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的健康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13. [单选题]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最好的判断指标是 ( )
A. 细菌总数
B. 大肠菌群
C. 痢疾杆菌
D. 伤寒杆菌
E. 肠球菌
14. [单选题]毒性作用敏感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B. 修复能力差异
C. 受体因素
D. 宿主的其他因素
E. 以上都是
15.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为( )
A. 经别
B. 经筋
C. 正经
D. 奇经
E. 别络
16. [多选题]与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A. 必须有干预措施
B. 是实验方法而非观察性方法
C. 实验的性质是回顾性的
D. 须随机化分组
E. 实验组与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17.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不是手少阳三焦经所主证候的是( )
A. 小便不利
B. 目赤肿痛
C. 耳鸣耳聋
D. 胸胁疾病
E. 腹胀
18. [单选题]一般认为以大肠菌群为水污染的批示菌较为合适是因为 ( )
A. 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
B. 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时间较粪链球菌短
C. 大肠菌群数量多,其抵抗力较病原菌弱
D. 与肠道病原菌的数量相一致
E. 其数量少于肠道病原菌
19. [单选题]下列哪组人群为克山病的高发人群( )
A. 成年男性
B. 老年女性
C. 儿童、生育期妇女
D. 老年男性
E. 婴幼儿
20. [单选题]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对外源化学物质的通透性不同,以下皮肤通透性最高的部位是
A. 额部
B. 手掌
C. 腹部
D. 阴囊
E. 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