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眼科学副高提分加血题库(D2),更多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结膜恶性肿瘤的是( )
A. 角结膜上皮内上皮癌
B.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
C. 结膜鳞状细胞癌
D. 结膜淋巴瘤
E. 结膜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2. [单选题]男,17岁,春夏季反复发作双眼奇痒,睑结膜可见大小不等的乳头,结膜分泌物中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沙眼
B. 流行性角结膜炎
C. 慢性结膜炎
D.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E. 春季角结膜炎
3. [单选题]引起暴露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
A. 眼睑缺损
B. 眼球突出
C. 睑外翻
D. 展神经麻痹
E. 深麻醉或昏迷
4.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因右眼热烧伤6天来就诊,眼科检查:双眼角膜周边结膜苍白,角膜水肿、片状缺损,虹膜纹理窥不清,眼底窥不清。目前该患者不考虑何种治疗( )。
A. 自体血清点眼
B. 羊膜移植
C. 人工泪液点眼
D. 角膜移植
E. 局部抗生素点眼
5. [单选题]脉络膜转移癌的特点包括( )
A. 患者多无明显眼部症状或无痛性视力下降
B. 眼底多见多发黄色病灶
C. 可伴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D. 应主要治疗原发肿瘤,眼部可行放疗或化疗
E. 以上均是
6. [单选题]关于视网膜电图(ERG)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直接从视网膜组织中记录到的视网膜电反应
B. 有闪光视网膜电图、闪烁视网膜电图、图形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网膜电图
C. 闪光视网膜电图主要反映神经节细胞以前的视网膜细胞状态
D. 图形视网膜电图主要反映神经节细胞层的视网膜细胞状态
E. 多焦视网膜电图可用立体三维伪彩图像反映视网膜的功能
7. [单选题]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部位是
A.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视网膜感觉层之间
B. 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
C.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玻璃体之间
D. 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E. 以上都不对
8. [多选题]以下属于代谢性白内障的是( )
A. 糖尿病性白内障
B. Wilson病合并白内障
C. 手足搐搦性白内障
D. 半乳糖性白内障
E. 氨基酸尿症合并白内障
9. [单选题]某患者,网织红细胞正常,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缺铁性贫血
B. 铁粒幼细胞贫血
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 慢性炎症性贫血
E. 溶血性贫血
10. [多选题]弱视患儿的视功能检查包括 ( )
A. 眼底检查
B. 视动性眼震
C. 优先观看法
D. 视觉电生理检查
E. 图形视力表
11. [多选题]玻璃体抗原性极弱的原因有( )
A. 玻璃体无血管
B. 玻璃体透明
C. 玻璃体呈凝胶状
D. 玻璃体内几乎不含免疫球蛋白
E. 以上均是
12. [多选题]以下哪些疾病是眼部先天性疾病( )
A. 视网膜劈裂症
B. Coats病
C. Eales病
D. 牵牛花综合征
E. 蓝色巩膜
13. [单选题]不会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疾病是( )
A. 慢性肾衰竭
B.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
C. 原田病
D.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E. 视网膜血管瘤
14. [单选题]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下列情况为弱视的是( )。
A. 远视力≤0.8,针孔达到1.0
B. 远视力≤0.5,近视力达到1.0/20cm
C. 远视力≤0.5,矫正视力达到1.0
D. 远视力≤0.8,近视力≤0.8/25cm
E. 两眼矫正视力不等,达到或超过2行,视力较低眼为弱视眼
15.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左眼被拳头击伤后视力下降、眼球胀痛2小时。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手动,眼压54mmHg,角膜水肿,前房深,前房有油滴状外观,瞳孔散大,眼底模糊。最恰当的处理( )
A. 小梁切除术
B. 虹膜周边切除术
C. 晶状体摘除术
D. 不手术,随访
E. 小梁切开术
16. [单选题]最常见的引起白瞳症的眼病是
A. Coats病
B.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C. 白内障
D.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E. 转移性眼内炎
17. [多选题]泪液排出部是指
A. 上下泪小点
B. 上下泪小管
C. 泪总管
D. 泪囊
E. 鼻泪管
18. [单选题]关于前葡萄膜炎所致并发症,何者不正确
A. 视盘水肿亦可出现
B. 可致低眼压眼球萎缩
C. 可致继发性青光眼
D. 不伴有晶状体混浊
E. 偶可致囊样黄斑水肿
19. [多选题]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是( )
A. 视网膜新生血管
B.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C. 玻璃体积血
D.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E.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0. [单选题]胃黏膜因炎症等病变致血浆、黏液渗出所致的腹泻称为
A. 渗透性腹泻
B. 吸收不良性腹泻
C. 渗出性腹泻
D. 分泌性腹泻
E. 动力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