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免疫学检验医学正高2024在线题库内容(D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用活化生物素标记核酸的方法有( )。
A. 放射免疫法
B. 缺口移位法
C. 末端标记法
D. 化学偶联法
E. 光化学法
2. [多选题]关于类脂质沉积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出现的病理性细胞本质为组织细胞
B. 部分病人有轻度或中度贫血,可有网织红细胞增多
C. 戈谢细胞胞体较大,核偏位,胞质丰富,内含许多波纹状纤维样物质,排列成葱皮样
D. 尼曼-匹克细胞ACP染色为强阳性反应
E. 戈谢病病因是由于缺乏葡萄糖脑苷酯酶
3. [多选题]下列有关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EMIT是一种均相酶免疫技术
B. 属于竞争性抗原抗体反应
C. 半抗原与酶结合后同时保留半抗原与酶的活性
D. 标本中待测抗原的量与酶的量呈正相关
E. 若标本中的待测半抗原少,则游离的酶标半抗原就多
4. [多选题]IgG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 ( )
A. 一个F(ab′)2段
B. 两个Fab段
C. 一个Fab段
D. pFc′段
E. 一个Fc段
5. [多选题]下列对毛细管凝胶电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是将板上的凝胶移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
B. 凝胶具有多孔性、起类似分子筛的作用
C. 能根据待测组分的质荷比和分子体积的不同而进行分离
D.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起重要作用
E. 是电泳中惟一的分离组分与电解质一起向前移动的同时进行分离的电泳方法
6. [多选题]PCR基因扩增仪的温度控制主要是指
A. 温度的准确性控制
B. 温度的均一性控制
C. 退火温度控制
D. 升降温速度控制
E. 延伸温度控制
7. [多选题]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B. 中性粒细胞代谢活性
C. 待检血清的调理功能
D. 杀菌功能
E. 细胞数目
8. [多选题]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HLA抗体水平
B. 补体活性
C. 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类
D. 相关细胞因子及黏附因子水平
E. CRP
9. [多选题]下列哪些激素和细胞因子是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因素 ( )
A. 甲状腺素
B. 糖皮质激素
C. TNF-α
D. 前列腺素
E. IFN-γ
10. [多选题]巨细胞抗原的检测手段包括
A. 外周血细胞中检测CMV中pp65抗原
B. 用流式细胞仪测CMV抗原
C. 早期抗原(EA)免疫荧光检查(DEAFF)
D. 细胞培养(CCC)
E. ELISA
11. [多选题]PSA升高可见于
A. 前列腺癌
B.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
C. 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D. 前列腺按摩后
E. 粪便硬结
12. [多选题]荧光显微技术中制作组织标本要求( )。
A. 切片尽量薄
B. 用丙酮或酒精固定
C. 尽量保持抗原完整性
D. 制好的标本尽快染色
E. 制好的标本无法及时染色,应置-10℃下低温干燥保存
13. [多选题]下列属于HLA基因复合体中的非经典Ⅰ类基因有 ( )
A. HLA-E
B. HLA-F
C. HLA-A
D. HLA-X
E. HLA-DR
14. [多选题]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A. 自动化程度较高
B. 检测速度快
C. 具有较大的细菌资料库
D. 功能范围大,包括需氧菌、厌氧菌、真菌鉴定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E. 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强大
15. [多选题]下列关于MAC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是三种补体激活途径共同的末端效应
B. 调节蛋白S蛋白具有阻碍MAC形成的作用
C. MAC的作用机制是使细胞膜穿孔
D. HRF、CD59能使细胞不受MAC攻击
E. MAC由C5~9组成
16. [多选题]为保证分选细胞的活性和纯度,应考虑分选技术的下列哪些要求 ( )
A. 分选速度
B. 分选细胞数
C. 分选纯度
D. 分选得率
E. 分选收获率
17. [多选题]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 )
A. 血细胞成分的释放
B. 血液颜色造成光学影响
C. 细胞内成分对检测方法的影响
D. 红细胞碎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E. 对形态学识别的影响
18. [多选题]电解质分析仪软件系统的基本程序是
A. 微处理系统操作程序
B. 仪器设定程序
C. 仪器测定程序
D. 自动清洗程序
E. 加压操作程序
19. [多选题]流式细胞仪根据其结构不同又可分
A. 一般流式细胞仪
B. 高级流式细胞仪
C. 特殊流式细胞仪
D. 狭缝扫描流式细胞仪
E. 零点流式细胞仪
20. [多选题]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损伤机制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隐蔽抗原释放
B. 自身成分改变
C. 抗原交叉反应
D. 免疫调节异常
E. 高免疫反应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