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医学高级职称(正高)全套模拟试题(V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8-12   [手机版]    

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医学高级职称(正高)全套模拟试题(V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医学高级职称(正高)全套模拟试题(V4),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刘河间对温病学的贡献( )

A. 创“火热致病论”
B. 确立寒凉清下的治疗方法
C. 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益元散等温病治疗方剂
D. 对《伤寒论》方剂进行加减
E. 总结温病临床医案


2. [多选题]按《素问·举痛论》所述,"喜"所致病证有( )

A. 营卫通利
B. 癫
C. 狂
D. 痴呆
E. 全身乏力


3. [多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及的伏邪为病,具体有( )

A. 洞泄
B. 痃疟
C. 痿厥
D. 温病
E. 咳嗽


4. [单选题]太阳中风汗出的机理是

A. 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 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 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 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 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5. [单选题]《灵枢·本神》论“智”的概念是

A. “所以任物”者
B. “因志而存变”者
C. “因虑而处物”者
D. “因思而远慕”者
E. “意之所存”者


6.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A.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B. 寒温并用,健脾止利
C. 清上温下,安蛔止呕
D. 寒温并用,和胃消痞
E. 寒温并用,健脾除湿


7. [单选题]"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揭示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A. 相互交感
B. 相互制约
C. 相互为用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8. [单选题]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寒",其病机是

A. 血虚寒凝,气血不畅
B. 气虚生寒,血脉不畅
C. 血液不足,血脉不畅
D. 气滞血瘀,血脉不畅
E. 阳虚有寒,四肢不温


9. [多选题]湿热发黄证与寒湿发黄证的区别是( )

A. 前者黄色鲜明,后者黄色晦暗
B. 前者属热实证,后者可伴脾虚寒证
C. 前者为湿热内蕴、熏蒸肝胆,后者为寒湿内蕴、肝胆失疏
D. 前者与阳明有关,后者与太阴有关
E. 前者清热利湿退黄,后者温中散寒利湿


10. [多选题]温病出现胸腹胀痛的因素有:( )

A. 湿阻
B. 积滞
C. 血瘀
D. 气机失展
E. 腑实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x9lzg3.html
  • 下一篇:2023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卫生职称真题剖析(V4) “水泉不止”的原因是"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便淋漓不尽,大便闭结,脉弦滑。结合《素问·痹论》分析,其诊断应为《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筋将惫",腹中冷者,色黄热臭 肛门灼热 腹无硬痛 苔黄脉数多实# 多虚 多寒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