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把组织划分为组织、执行组织和监督组织,其依据是
A. 功能和职责的不同
B. 权力配置的不同
C. 活动内容和功能的不同
D. 管理事项及其复杂程度不同
E. 组织成员的不同
2. [单选题]不属于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表现是
A. 体温升高
B. 移植肾区自觉胀痛
C. 血压升高
D. 尿量>4000ml/d
E. B超发现移植肾明显肿大
3. [单选题]下列不属枕骨大孔疝的常见症状的是
A. 剧烈头痛、呕吐
B. 颈项强直
C. 早期出现一侧瞳孔散大
D. 意识障碍
E. 呼吸骤停发生早
4.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因“上腹及脐周外伤后全腹剧烈疼痛2h”来诊。查体:P100次/min,BP90/70mmHg;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全腹有腹膜刺激征。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胃破裂
B. 腹壁血肿
C. 肝、脾破裂
D. 小肠破裂
E. 胆囊破裂
5. [单选题]老年性痴呆属于
A. 神经症性障碍
B. 心理发育障碍
C. 情感性精神障碍
D. 器质性精神障碍
E.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6. [单选题]行政控制的目的是
A. 制定制度
B. 规范标准
C. 规范组织和员工的个人行为
D. 团体控制
E. 目标控制
7. [单选题]患者女性,妊娠38周。发现肛门赘生物2天,稍有瘙痒。自诉2个月前有外阴溃疡史,无痛,无痒,未诊治,自愈。配偶有婚外性生活史。查体:肛周可见数个暗红色、直径1~3cm的扁平疣状损害,基底宽,无蒂,表面少量渗液。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软下疳
B. 扁平疣
C. 扁平湿疣
D. 尖锐湿疣
E. 假性湿疣
8. [单选题]男性,60岁,因门静脉高压症行分流术,术后第3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黄疸、少尿等,应考虑
A. 静脉血栓形成
B. 膈下脓肿
C. 肝性脑病
D. 内出血
E. 休克
9. [单选题]关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叙述正确的是
A. 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的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上2~3cm
B.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30~50cm
C. 患者带管下床需提高引流瓶平腰部水平,以避免碰倒或打碎引流瓶
D. 术后初期每30~60min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
E.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3~5cm
10. [单选题]关于牵引的护理错误的是
A. 皮牵引病人应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
B. 更换床单或翻身时应及时松解牵引,以免造成疼痛
C. 骨牵引病人可予乙醇滴针眼,预防感染
D. 牵引期间要经常纠正病人的体位,以达到牵引的效果
E. 由皮牵引引起的小面积溃疡,可按一般换药法将创面擦净,涂以甲紫,敷盖小纱布,继续牵引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D
解析: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①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排斥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肾功能及移植肾区变化。若患者出现发热、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肌酐上升伴移植肾区疼痛,应及时通知医生,考虑患者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②一旦发生排斥反应,应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每日监测患者空腹体重,根据体重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用量。
③实验室检查:一旦发生排斥反应,可选择B超检查,确定移植肾血流及移植肾大小情况,必要时行移植肾穿刺治疗以确定是否发生排斥反应。
3.正确答案 :C
解析:枕骨大孔疝(transforamen magna hernia-tion)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被误诊。患者常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疼痛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较早,瞳孔改变和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当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患者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4.正确答案 :D
解析:小肠占据中、下腹的大部分空间,受外伤的机会比较多。小肠破裂后可在早期即产生明显的腹膜炎,诊断并不困难。小肠破裂后,只有少数患者有气腹,若无气腹表现,并不能否定小肠穿孔的诊断。部分小肠裂口不大或穿破后被食物残渣、纤维蛋白甚至突出的黏膜所堵塞,故患者可能无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C
7.正确答案 :C
解析:扁平湿疣(Condyloma flant)是二期梅毒的一种表现,好发于外阴、肛周、乳房下等易摩擦浸渍部位。湿性丘疹形如扁豆,表面湿烂,有少量渗液,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强。可融合成斑块,有时呈疣状或乳头瘤状,分泌物有臭味。
8.正确答案 :C
解析: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常是晚期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肝病的特征外,主要是脑病的表现,即精神错乱和运动异常。包括神志恍惚、定向力和计算力减退、嗜睡、昏迷等;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的特征性表现。
9.正确答案 :D
解析: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气、积血和积液,重建和保持胸腔内负压,预防纵隔移位,促进肺复张。
(1)置管位置:引流气体时,常放置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引流液体时,常放置于腋中线第6~8肋间。一般来说,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者常于开胸侧放置一根胸腔引流管以排出积血积液;肺上叶、中叶、肺段切除术者需同时安置用于排气和排液的两根胸腔引流管。
(2)胸管的固定: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下2~3cm,并保持直立位。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并放在床下固定位置,防止碰倒或打碎。患者带管下床时应注意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
(3)胸管的挤压:术后初期每30~60分钟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防止凝结的血块堵塞管道。方法为双手握住引流管距胸腔出口插管处10~15cm,挤压时双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捏闭引流管,前面的手快速挤压引流管,使管路内气体反复冲击引流管口。近年来主动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做法受到质疑,JBI循证护理中心关于"胸腔引流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综述,推荐的做法是只在管道内出现血块阻塞时才挤压,并且只在阻塞部位局部挤压,保证产生最小的负压。
(4)胸管的观察:护士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若引流管水柱停止波动,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引流管阻塞,失去引流作用;②引流侧肺复张良好,无残腔。
10.正确答案 :B
解析:1.牵引病人应睡硬板床,牵引重锤不应着地。 2.确保牵引装置的滑动自如,若无医嘱切不可自行移去或增加重量。 3.鼓励病人定时做足部运动,以防足下垂和畸形的发生。 4.皮肤护理:保持被褥平整、干燥,检查所有受压部位并在受压部位衬以海绵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尽可能减少胶布、绷带对皮肤的不良刺激,以防褥疮的发生。 5.必须经常纠正体位,因牵引重量可将病人牵离原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x9qn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