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用设备能力考评考试宝典LA物理师往年考试真题(T0),更多LA物理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保乳手术和根治性放疗禁忌症中错误的是
A. 有胶原性疾病
B. 大乳房或下垂型乳房
C. 乳房与肿瘤大小,两者间比例失调
D. 乳腺导管内癌
E. 乳晕区肿瘤
2. [单选题]对T1、T2a期膀胱癌术后最佳治疗手段为
A. 外照射加组织间插植
B. 单纯膀胱切除
C. 外照射加膀胱切除
D. 组织间插植加膀胱切除
E. 外照射加化疗
3. [单选题]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低能X射线加入楔形板后射线质变硬
B. 钴-60γ线射线质不受楔形板影响
C. 对钴-60治疗机和加速器,楔形因子不随射野中心轴上的深度改变
D. 对于通用型系统,楔形因子随射线宽度而变化
E. 楔形因子定义为加和不加楔形板对射野中心轴上某一点剂量率之比
4. [单选题]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治疗增益比随剂量率增加而增加
B. 治疗增益比随剂量率增加而减少
C. 治疗增益比不随剂量率变化
D. 剂量率增加,正常组织晚期效应的增加幅度要小于肿瘤控制率的增加
E. 剂量率减少,正常组织晚期效应的减弱幅度要小于肿瘤控制率的减少
5. [单选题]80%(或90%)正弦形等剂量曲线的波峰到20%(或10%)正弦形等剂量线的波谷间的距离,称为
A. 几何半影
B. 穿射半影
C. 散射半影
D. 物理半影
E. 有效半影
6. [单选题]用L-Q模式设计非常规分割照射方案时应遵守的原则是
A. 每分次剂量应小于3Gy
B. 每天的最高分次照射总量应小于4.8-5.0Gy
C. 每分次的间隔时间应大于4小时
D. 两周内给予的总剂量不应超过60Gy
E. 以上各项
7. [单选题]治疗计划的执行包括几何参数的设置、治疗摆位和治疗体位的
A. 固定
B. 移动
C. 旋转
D. 上倾
E. 反转
8. [单选题]胰头癌照射野上界应在
A. 第10胸椎体中部
B. 第10胸椎体下界
C. 第11胸椎体中部
D. 第11胸椎体中界
E. 第12胸椎体中部
9. [单选题]不改变原计划的总剂量,每天照射>2次,每次照射2.0Gy,属哪种分割照射法
A. 超分割
B. 加速分割
C. 加速超分割
D. 常规分割
E. 大分割
10. [单选题]高能加速器的防护门设计一般不考虑
A. 中子慢化
B. 中子俘获
C. 中子与门产生的γ射线
D. 散射、漏射线
E. 感生射线
11. [单选题]关于后装治疗的一般步骤,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首先将带有定位标记的无源施源器按一定规则送入或插入治疗区
B. 按一定条件拍摄正、侧位X射线片
C. 重建出施源器或源的几何位置
D. 根据医生剂量处方的要求,作出治疗计划
E. 按靶区形状,直接布源进行治疗
12. [单选题]以水为吸收介质,电子对效应占优势的能量段是
A. 1-10Kev
B. 10-30Kev
C. 30Kev-25Mev
D. 25Mev-100Mev
E. 100Mev-125Mev
13. [单选题]加速器机械焦点精度为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E. ±5mm
14. [单选题]剂量率效应最重要的生物学因素是
A. 细胞增殖
B. 细胞修复
C. 细胞再氧合
D. 细胞再群体化
E. 细胞时相的再分布
15. [单选题]逆向设计三维治疗计划需要先设定的内容是
A. 照射野的大小
B. 床角
C. 机架旋转起止角度
D. 靶区等中心最大剂量值
E. 权重设置
16. [单选题]散射最大剂量比和散射空气比值相等适用于
A. 高能X线
B. 高能电子束
C. 中低能X线
D. 钴60γ射线
E. 质子束
17. [单选题]通过控制射线束准直器的运动,调制射线束的强度,使等剂量曲线形成一定的楔形分布,描述的是
A. 物理楔形板
B. 固定楔形板
C. 一楔合成楔形板
D. 虚拟楔形板
E. 调强楔形板
18. [单选题]不计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剂量分布计算的精度应为
A. 1%
B. 1.5%
C. 2%
D. 2.5%
E. 3%
19. [单选题]在湮灭辐射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当一个粒子与其反粒子发生碰撞时,其质量全部转化为γ辐射能量
B. 正,反粒子发生碰撞产生γ辐射也是一种核反应
C. 正,负电子发生碰撞时,产生两个能量为0.511MeVγ光子
D. 正,负电子发生碰撞时,产生一个能量为1.022MeVγ光子
E. 只有静止能量的正,负电子在湮灭时,产生的两个γ光子运动方向相反
20. [单选题]电子束斜入射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是
A. 源于电子束的侧向散射效应
B. 距离平方反比造成的线束的扩散效应
C. 源于电子束的侧向散射效应和距离平方反比造成的线束的扩散效应的双重作用的结果
D. 源于电子束的偏射角度
E. 源于射程的增加